參與式農業推廣與傳統農業推廣方式的比較分析
產業經濟
作者:胡海子
摘要:參與式農業推廣是參與式的哲學思想和理念在農業推廣領域的具體應用,是在對國際發展援助戰略與常規工作方式效果反思的基礎上產生的。與傳統農業推廣方式相比,重視農民在推廣活動中的參與;推廣內容新穎多樣;以實現農村經濟的全麵發展、農民素質的綜合提高為推廣目的。
關鍵詞:參與式農業推廣;農民;比較分析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一、參與式農業推廣的內涵界定及特點
1.參與式農業推廣的內涵界定。 參與式農業推廣延承了參與式管理思想,注重農民在農業推廣中主體地位的發揮,不再將農民當做推廣的被動承受對象,變傳統農業推廣自上而下的線性推廣方式為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共同進行的農業推廣方式。對農民在農業科技、文化素質、思想道德方麵的綜合培訓以提高農業發展水平,實現通過加強農村地區的發展。因此,參與式農業推廣方式可以認為是在農業推廣過程中,通過給農民賦權,以農民需求為導向,激發農民參與到農業推廣活動中,並對農民進行農業科技、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等方麵的綜合培訓進而實現農村農民全麵發展的農業推廣方式。
2.參與式農業推廣的特點。參與式農業推廣方式重在農民的參與,推廣內容新穎多樣、推廣方式上下互動、推廣係統具有開放性。
(1)注重農民的參與。傳統農業推廣內容以上級農業推廣部門的行政命令為主,較少考慮農民作為推廣對象具有的需求。參與式農業推廣就是通過給農民賦權,讓農民自發自動地參與到農業推廣活動中,根據農民的需要,對農民進行培訓。
(2)推廣內容新穎多樣。傳統農業推廣內容以農業技術為主,包括農作物育苗、栽培、病蟲害防治等方麵的農業技術,而參與式農業推廣內容多樣,不僅僅包括農業技術,還包括農業經營、市場營銷、農民文化素質培養等方麵的綜合培訓。在推廣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農業技術的輸出,更是現代化的經營理念、生活方式的推廣輸出。
(3)推廣方式的上下互動。傳統的農業技術推廣以行政命令的強力推動為主,這種推廣方式是以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農民為參與對象的,對象之間是層層推進的行政隸屬關係,相互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聯係。而參與式推廣方法是以農民需求為導向的,更加注重農民自下而上的參與,這種推廣方式中不同主體之間是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關係,形成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兩種方式的良性互動。
(4)推廣係統的開放性。參與式農業推廣強調推廣係統要素與係統環境之間,係統要素與要素之間的協調關係。[1]為了有效提高農業推廣的績效,在農業推廣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從外界獲取新的要素信息,掌握新的推廣技能,這就要求推廣係統具有良好的開放性,能夠與環境係統之間進行良性互動。例如在進行推廣過程中需要借助高校科研團隊的力量,就必須與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這樣就搭建起了農業推廣係統與環境係統之間的聯係。
二、參與式農業推廣與傳統農業推廣之間的差異對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