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沈陽鄉村旅遊的對策淺析
地方經濟
作者:韓湧
摘要:鄉村旅遊是依托農村的優美景觀、自然環境、建築和民俗文化等資源,以獨特的田園風光、鄉土氣息吸引遊客的一種新型休閑放鬆方式。本文通過沈陽市發展鄉村旅遊的現狀分析,闡述沈陽市現行的鄉村旅遊存在的問題,提出深化發展沈陽鄉村旅遊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沈陽;鄉村旅遊;扶持體係;產品體係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鄉村旅遊是指在農村地域內,利用鄉村自然環境、田園景觀、農林牧漁業生產、農耕文化、民俗文化、農家生活等自然條件,通過科學規劃、開發設計,為城市人們提供觀光、休閑、度假、體驗、娛樂、健身的一種新的旅遊活動。發展鄉村旅遊不僅給當地增加了財政收入,還為當地農民創造了一定的就業機會。因此,鄉村旅遊已經成為各地發展地方農村經濟的一種新途徑。
一、沈陽市發展鄉村旅遊的現狀
1.鄉村旅遊規模不斷壯大
最近幾年,沈陽市鄉村旅遊發展迅速,蘇家屯、沈北、於洪、新民、法庫、東陵、遼中等地生態農業旅遊、水果蔬菜采摘、農事體驗等特色旅遊得到較快發展。2012年沈陽市農家樂接待遊客人數343.5萬人次,同比增加74.7%,農家樂旅遊收入超過6億元,同比增加248.5%。2013年,全年實現鄉村旅遊總收入40億元,鄉村旅遊人數超過110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均超過30%。
2.鄉村旅遊的產品體係不斷健全
目前沈陽市相繼開發以綠色景觀和田園風光為主題的觀光采摘型模式;利用農戶自家的房院、自家種的蔬菜、自家飼養的家禽等開發的集餐飲、住宿於一體的“農家樂”旅遊模式;以農莊或農場為主題,將農業生產和科學教育相結合的的教育型鄉村旅遊模式;以鄉村民俗、鄉村民族風情以及傳統文化為主題,鄉村旅遊與文化旅遊緊密結合的民俗文化旅遊模式。
3.鄉村旅遊的功能不斷完善
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加強了城鄉之間的人員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增加了農產品附加值,加速了農民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的轉移,進一步促進了城鄉一體化發展。
二、沈陽市開展鄉村旅遊存在的問題
1.認識不足
雖然鄉村旅遊是集經濟、社會、生態於一體的新興產業,潛力巨大,但有些政府部門對發展鄉村旅遊的作用和潛在影響認識不足,沒有從統籌城鄉發展、推進“三農”問題解決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和對待,缺乏有效而規範的管理手段,指導和引導不力。
2.扶持力度不夠
目前雖然設立了鄉村旅遊專項發展資金,但數量較少,扶持力度不夠,導致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尚不完善,區域發展不均衡,鄉村旅遊產業的潛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已成為製約沈陽市鄉村旅遊發展的瓶頸。
3.旅遊產品缺乏科學規劃
目前,沈陽市農業旅遊區農業資源開發利用不足,鄉村旅遊產品單一、同質化現象比較普遍,產業化程度比較低,一些鄉村旅遊項目還處於無序開發、無序建設狀態,使鄉村旅遊資源得不到綜合利用。
4.從業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鄉村旅遊的從業人員結構、素質參差不齊,缺乏足夠的市場競爭意識和營銷手段,對外來遊客漫天要價,拉客、宰客現象等不良、不法經營時有發生。作為鄉村旅遊的提供主體,農民缺乏相應的經營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