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梁星(3 / 3)

◇反對意見

天梁客戶的反對意見挺多的,但說出來後,如果看你受窘,又會自動替你解釋,真是好人一個!

所以,你不用太在意他的反對意見,但要仔細聆聽,不用搶著回答,以免打斷他的思路。

◇購買訊息

天梁客戶的購買訊息搖擺不定,一旦你感受到了就要立即結案,千萬別講太多,否則下一刻他又猶豫了。

天梁客戶常見的購買訊息:

買你們產品的人多嗎?

◇客戶推薦

天梁客戶會推薦,但不會當著你的麵,原因是他怕被對方拒絕,在你麵前沒有麵子!

所以,請他推薦,事後再跟催就好。

曆史上的天梁星老子

古書稱天梁是一顆庇蔭之星,又稱為老人星,所以,拿老子來當作天梁在事業宮的代表人物,最貼切不過!

老子的生平,史載不多;老子的著作,流傳下來的僅五千言《道德經》.

字數雖不多,卻句句經典,後世對它的注釋、論著汗牛充棟。這就是老子,影響中國文化兩千多年的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的圖書館長(守藏室之史)。

他因為見周朝衰落,就騎青牛離去,在函穀關應關令尹喜的請求,著書五千餘言,這就是後世流傳的《道德經》。

之後,老子出關,不知所終。流水不爭先。老子說:“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水為天下至柔之物,但卻可做到水滴石穿,故上善若水。

道家崇尚自然,以清淨自然為要,將《易經》太極生兩儀、陰陽相對、相生相克的概念,更加推而廣之。

老子認為“道”是世間萬物的源頭,超越時空而永恒存在,“道”永遠按照“自然”的法則運動,而且周而複始,循環不止。

這就是《道德經》中所說的“道法自然”、“周行而不殆”,如要獲得“道”的真諦,隻有“靜觀玄覽”。

老子意識到一切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它們相互依存,又自然地相互轉化。

故“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而且它們之間也不斷地向對立麵轉化。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德,多則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種二元對立觀發展到極致,就變成“夫惟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陰柔競爭方式,很具體地描述出合作型的競爭哲學:“剛則易折,柔能收束”,柔能克剛,以靜製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老子思想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與宗教的影響非常大,不僅道教以老子思想為其基本理論,在佛教的中國化和儒教的兩次複興中,老子思想也居功至偉,更在中國曆史的族群融合裏,占據關鍵因素。

上一章所提的六祖慧能,禪宗的明心見性,和道家的道法自然融合一體,形成了中國化的佛教,和印度原有的佛教已然產生極大的差異。

老子思想不僅對中國影響深遠,在世界上的影響也日趨廣泛。

目前《道德經》被譯為二十多種文字,版本達五百多種,僅次於《聖經》.

許多科學家都從中受到啟發。

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博士曾說:“從哲學觀點看,‘測不準定律’和老子的‘道’頗有符合之處。”

日本著名物理學家湯川秀樹也曾說,他在思考物理學問題時,老子思想總是“不知不覺地進入其中”.

老子的思想,就像流水一樣,那麼自然地“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得不止”(借蘇軾的話).南宋楊萬裏有一首詩可以說明老子的無所不在。

萬山不許一溪奔,

攔得溪聲日夜暄,

到得前頭山腳盡,

堂堂溪水出前村。

所以天梁業務員,不必計較得失,不必在意耕耘成果,用流水不爭先的態度犧牲奉獻,到最後,可能是取得最大成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