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之春,溫暖四溢,驕陽溫雅,輕風微浮。
有一稚子兀立在一張檀木桌前,手持一本聖賢之書,書上有名,名為《可為》。不見其在誦讀,隻見其雙目轉動,側向外窗,看著遠處一片花圃,內露向往之色。
“啪!”
“呆頭呆腦,不堪教化,怎可為之!”來人是一長衫青年,長衫及地,羽扇綸巾,麵龐略顯滄桑,隻是他身上帶著的一股儒雅之氣,令人如沐春風。
“聖師叔叔,可為一道,頌之無味,食之乏乏,有何用處。”
“我家大兄一十三歲被聖師叔叔趕出聖門,繼父皇之大統,三年掃八荒,十年定天下。如今天下歸心,大元威名震世,三朝五流,無不拜服……”
“天下事,天下知。可為一道,知天時,明本心,曉民意,成社稷。”
“黍瞿太過剛愎自用,大元成也黍瞿,敗也黍瞿。”
“韓往你給我記住,元以三年風流事,當為你出山時。你為聖徒,當教化天下……”
長衫青年背手而去,顯得有些氣憤,不過他在出門之時,還是說了一句,“今晚不用吃飯了,去北閣樓麵壁,北閣之書,你可以帶出來一本,做為本經,當做教化之用。”
本經,本心之經,合明本心教化天下之意。
“沒飯吃了,沒飯吃了!”
“太棒了,太棒了……”
“知道了,催催催,就知道催我,你這紅唇裹腹、長舌繞耳的鸚鵡!”
……
此地名為聖門,距大元都城,國以城有三三極數九千裏。少年今年一十二歲,名為韓往,是聖門弟子,才學八鬥,多智如妖,小小年紀就精通經綸,知曉戰果。
曾與當世大儒丘吉,論論古通今、治國安邦之道,並不落於下風,為世人稱頌。
有人言,此子成年後可繼承聖門大典,成一代絕世聖徒、教化天下。
隻是這小子自十歲以來,就很是厭煩聖門的一切,處處與聖門作對,或許是因為有聖師在世,他並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可是如今他的表現卻越來越反常了,讓聖師都不由的皺起了眉頭。
聖門執天下諸道之牛耳,聖門弟子不計其數,聖門門主被尊稱為聖師,萬國朝拜、萬民敬仰。
就算是大元國君,萬古一帝黍瞿也要明麵上尊聖門門主為聖師,每逢國會之日,都要舉行天地聖的祭祀。即是祭天、祭地還有祭聖。
北閣樓是一棟獨棟小樓,高不見頂,低不見岸。
有道是,“雲來不知往,海深不見涯。”這北閣樓是聖門底蘊之一,立世不知幾載,聖門三代聖主,有兩代坐化於其頂巔之上,做為聖師藏屍之地,此處之高,據聞無人能達。
而在地麵之下,名為北閣冥樓,深不見底,藏的都是鬼道冥書,乃是禁地,傳言生死變化,都藏於其下,甚至有關長生之道的神道鬼書,藏有下通。
韓往步履輕便,衝著那棟閣樓而去。
“麵壁,麵壁,就算你關我幾十年,我也不認為自以為是、蠱惑萬民的可為一道,能長久不衰,舉世獨立……”
韓往一邊嘟囔,一邊走向北閣樓。雖然內心憤慨,可是見到北閣樓時,還是不免心中一歎,聖門的底蘊當真宏厚無比。
此處有一朱漆大門,上鑲金珠三十一枚,按羅門排列。這是定數之局,意指定天地大勢,國分強弱,強者隨天地運道,有三十一國之數,名曰大國,疆域萬萬裏,人口千千萬。
中嵌銀珠九九八十一枚,這是強者之下八十一國,地處大國之外,遠革無法觸及之地,每年貢品無數,需行半年時日可著大國之邊跡。
在海外之地,隔千山萬水,除北海枯寒,東西南四海各有二百諸侯國,聽命於天,伐行於髓。於大國之下還有二三之流,乘以數千,諸國相合,有萬數之多。故此,這座大陸的名稱,世人皆知,名為萬邦大陸!
萬邦大陸立世萬萬年之久,僅有九位絕世帝皇曾一統天下,除最為神秘的皇者時代的燧、羲、農三皇不受聖門影響,其他五帝商、周、秦、漢、元無不是立聖門為尊,幾代絕世帝皇也時常苦悶,鬱鬱而終,言:“生不逢世,統一天下,也不可長遠。”
傳言曾有秦帝嬴氏不滿聖門,加上贏氏當得文治武功,千古一帝的稱號,贏氏竟在天下一統之際,企圖顛覆聖門,焚書坑儒,置無數聖門弟子慘死,甚至還起了滅了聖門的想法。
要說秦帝在世時,他還真有這個能力,古書有雲:秦帝立世,長蟲翱於天宇,魔蛟化作妖龍,黃河大水邪怪入侵,山間亦有精怪作祟,大成天地感得,秦帝贏氏築四方印,一力平長蛇,一力斬蛟龍,訓百煉秦士,戰河妖於大水之畔,山間野徑,別妖邪之頭顱於腰胯,飲精怪之鮮血如山泉……
隻是可惜,秦帝出師未捷身先死,於平判天下三年後,準備一舉滅掉聖門時,在半路暴斃,四方印不見影蹤,嗚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