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人的地方,就有說服(1 / 2)

人際關係就是一場說服與被說服的交鋒,不是你被說服就是我被說服。而掌握了說服的技巧也就等於成功了一半。高超的說服能力不是爭吵,也不是逼迫,它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

作為社會中的一員,由於工作和生活的關係,我們每天都在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各種人際關係中,都會用到說服。

韓雪大學畢業後,非常希望找到一份圖書公司的工作。為了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韓雪連續在招聘網站投了數千份簡曆。可是,不知什麼原因,接到的麵試通知卻很少。

一天,一家圖書公司打電話來,要韓雪前去麵試。韓雪像其他應聘者一樣,精心打扮了一番。可是,到了那裏她才知道,公司要招聘的員工年齡必須在25歲以上。

回到家裏,韓雪將自己的應聘經曆告訴了爸爸:“招聘單位招25歲以上的人,但我隻有21歲。”

爸爸聽了她的敘述說:“你既然這麼喜歡那份工作,為什麼不想辦法說服人事部經理呢?如果你確實能做這份工作,能做得很好,年齡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

聽了爸爸的話,韓雪覺得自己錯過了一次機會,決定以後要多使用一些說服的手段,隻要有適合自己的位置,就一定要抓住。

可是,韓雪雖然這麼想,卻遲遲沒有行動起來。因為在她心中,始終有一個結打不開,難道找工作需要說服別人嗎?

韓雪本來是想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且似乎也很有這方麵的能力,可是,就是因為用人單位年齡的限製,讓她丟掉了這份工作。

韓雪之所以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主要是因為她覺得找工作根本沒必要說服他人。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雖然用人單位對不同的職業崗位有不同的規定和要求,可是,如果你確實想從事這份工作,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和行動說服別人,讓自己被錄用的幾率增加。

其實,說服無處不在,隻不過,有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罷了。

薑傑是一家首飾店的售貨員。一天,一位女士打算為自己買一件首飾,在櫃台前看了很久,就是決定不下來。這時候,薑傑就問她:“小姐,您想要買什麼?”“隨便看看。”這位女士的回答明顯缺乏足夠的熱情,可她仍然在仔細觀看櫃台裏的首飾。薑傑知道,如果這時候找不到和顧客溝通的話題,隻是一味地等著讓顧客開口,可能就會白白失去一筆生意。好在薑傑是個細心人。

她通過觀察,發現這位女士的裙裝別具特色,說:“您這件裙子好漂亮呀!”

“啊!”女士的視線從陳列品上移開了。“這種斜條紋的色調很少見,是在隔壁的百貨大樓買的嗎?”薑傑在為自己設計話題。

“當然不是!這是從外國買來的。”女士終於開口了,並對自己的回答頗為得意。是這樣呀!我說怎麼在國內從來都沒有看到過這種款式的裙裝呢。

說真的,您穿這套裙裝,確實很漂亮。薑傑恭維道。“您過獎了。”聽了薑傑的話,女士有些不好意思了。

“隻是……對了,要是再配一條合適的項鏈,效果可能就更好了。”聰明的薑傑終於轉向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