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走後,諸葛亮知道劉備終於要來了。這是他一生中將要遭遇的諸多小概率事件中的第一個。
為什麼說這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呢?因為這至少需要滿足五個條件:
第一,世上首先得有劉備這樣一個明主。
第二,劉備還得跑到荊襄來依附劉表。
第三,劉備極缺一個能力超群的謀士。
第四,劉備還必須遇上能夠隆重推薦自己的司馬徽。
第五,不能有競爭對手。
隻有滿足了這五個條件,諸葛亮的“不情願賣家”策略才有可能成功。而這五個條件同時得到滿足的概率甚至比日後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等還要低。這其中的第五條差點就不能滿足。因為徐庶捷足先登,搶先得到了劉備的軍師職位。但讓諸葛亮感到幸運的是徐庶很快就被曹操用計取走。而且,徐庶臨走前為報答劉備厚恩而隆重推薦諸葛亮的行為,則又給了諸葛亮一個更好的機會。
諸葛亮知道,隻要司馬徽和徐庶一推薦自己,必然會將自己作為今世的薑子牙和張良。這對於有天下雄心的劉備來說,誘惑力會非常大。他仔細盤算了一下,司馬徽作為一個中立的世外高人的第三方推薦,已經足以讓劉備屈尊前來。而徐庶作為一個已經有過卓越戰績的人再來推薦自己,更具說服力,必然會讓劉備不計成本來請自己出山。
諸葛亮其實非常感激徐庶對自己的推薦決定,因為這可以讓自己很有把握得將預定的邀請難度再行加大,至少得讓劉備來請自己三次。即便如此,也還是不能痛痛快快地答應劉備。
對於自己渴求的東西,人一般是不會“知難而退”的,在一定的難度範圍內,反而會“愈挫愈奮”。
科林·斯若特是美國電視購物的行家。她曾經用了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打破了家庭購物頻道保持了近二十年的銷售記錄。
她所做的僅僅是將電視購物節目上提示的熱線電話用語從“接線員正在等待你的來電,歡迎立刻撥打”改為“線路忙,請稍後再撥”。
當潛在的顧客撥打電話時,這種人為製造的繁忙與不便不但沒有讓顧客生厭,反而更加激發了顧客急切購買的心情。因為這個“線路忙”的電話用語潛藏的含義是想要購買的人特別多,你如果不抓緊下訂單的話,很可能就會被搶購一空。其結果當然是,顧客會一再撥打,直到將更加心儀的商品買到手為止。
諸葛亮的做法也是如此,他就是要增加劉備懇請自己出山的難度,讓劉備欲罷不能,這樣反而能增加自己的魅力。
諸葛亮好整以暇,決定先出門幾天。我們回過頭來再看劉備。
自從徐庶走後,劉備茫然若失,司馬徽不知道徐庶已走,前來探訪,順便又將諸葛亮推崇一番,劉備對諸葛亮的渴盼也就更加強烈,當即決定帶著關張二人,前往隆中。
劉關張三人帶著數十名隨從,浩浩蕩蕩來到隆中,遙遙望見山畔有農夫數人,在田間荷鋤耕作,邊作邊唱:
“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陽有隱君,高眠臥不足!”
劉備聽了,心裏覺得隱隱有些不安,就勒住馬頭,詢問農夫:“這首歌是誰人所作?”農夫說:“這是臥龍先生所作。”劉備心想,從這首歌聽來,這個臥龍先生諸葛亮是一個世外高人,似乎已經看破世間一切,安於隱居。那麼自己此行是否能夠順利請他出山呢?
劉備的想法正在諸葛亮預料之中。這首歌是他早就教會附近農夫的。借他人之嘴,宣示自己的“不情願賣家”立場,正是諸葛亮的拿手好戲,連深謀遠慮的司馬徽和徐庶都未能識破諸葛亮的真實用意,何況這些個淳樸老實的農夫呢?
在劉備看來,這些農夫無意中透露出來的關於諸葛亮的信息可信度是很高的,所以,他在心中多了一份擔憂,唯恐自己不能說動隱士放棄隱居,出山輔助自己。但畢竟已經到了諸葛亮的家門口,無論如何,劉備也得硬著頭皮迎上。
劉備又問:“臥龍先生住在哪裏啊?”
農夫遙遙一指,說:“從這座山往南,全是一片高崗,就是臥龍崗。崗前的樹林中有一個茅廬,就是諸葛先生高臥的地方。”
劉備帶著關張,按照農夫的指點,徑直來到諸葛亮草廬的跟前,輕叩柴門。
一個小童出來應門。劉備說:“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先生。”
劉備性格踏實,為人謙遜,並不是一個嘩眾取寵之徒,為什麼還要報出這麼一大串頭銜呢(實際上這串頭銜大多已經是不值一文的空銜)?
實際上這就是諸葛亮的“不情願賣家”策略帶來的直接影響。司馬徽、徐庶此前的宣導以及近前的農夫的長歌暗示,已經讓劉備隱隱覺得請諸葛亮出山似乎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而頭銜是能給自己和別人帶來權威感和地位感的好東西。我知道你不是那麼想放棄隱居,但是,當一個有著如此之多顯赫頭銜的大人物屈尊折節,親自登門造訪,足以顯示出對你諸葛亮的尊重,那麼,你是不是可以“識趣”一些,給我一些麵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