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說諸葛亮是一個配置資源的絕頂高手。為了出山這件事,他那個並不算太大的交際圈內幾乎所有的人都被他有意無意地巧妙利用了。從司馬徽、徐庶,到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到嶽父黃承彥、弟弟諸葛均、家裏看門的小童,甚至周邊的農夫,都被係統納入了諸葛亮的整個自我營銷框架中,並形成互融一致的合力,共同塑造了諸葛亮誌行高潔、才華高絕的隱士形象。
現在,劉備第三次虔誠而來,諸葛亮決定利用自己再次給自己加碼!他的策略是在劉備到達之前美美地睡上一個大懶覺。實際上,這也是諸葛亮作為一個隱士最後能睡上的一個懶覺了。出山之後,他就要為一窮二白的劉備苦心孤詣、殫精竭慮地謀劃,再也沒法想現在這樣飄逸自由了。
那麼,諸葛亮怎麼知道劉備會在這一天來訪而故意睡懶覺的呢?這並不是諸葛亮掐指一算得出的,而是劉備自己泄漏的秘密。
劉備上次留下的信中,說了自己要請卜者選定吉日,齋戒沐浴之後這才再次前來。而所謂的黃道吉日實際上黃曆上都有的。諸葛亮對這方麵的知識非常擅長,當然能推知卜者會選哪一個日子了。
劉備一路快行,離草廬還有半裏路,就下馬步行,以示對諸葛亮的尊重。關張二人雖然遵照執行,但嘴角卻掛著一絲冷笑。
忽見諸葛均迎麵翩翩而來,劉備連忙施禮問訊。諸葛均說:“我二哥昨晚剛剛回來,將軍這一次可以見到他了。”
劉備大喜,心花怒放,連聲說:“這次真是幸運啊,終於能夠見到諸葛先生了。”
來到草廬叩門,童子開門。劉備說:“有勞仙童轉報,劉備專來請見。”
童子說:“師傅雖然在家,但還在草堂上睡覺未醒。”
劉備連忙說:“別驚動先生,劉備先等上一等。”自己徐步邁入草堂,卻唯恐關張多事,吩咐二人在門外等候。
劉備隻見諸葛亮仰麵臥於草堂幾席之上,就叉手站在階下,心中頓時泛起了與當年周文王在薑子牙身後敬候完全一致的心情。這是源於劉備的“錯覺相關”思維,以為這又是上天啟示的一個訊號,昭示自己將要感動大賢出山,幫助自己開創萬裏江山。所以,劉備是等得越久,心情越好;等得越累,心情越妙。
但門外的關羽張飛可就不這樣想了。張飛見兄長恭敬侍立,而諸葛亮卻高臥不起,不由大怒,對關羽說:“這廝如此氣人,竟敢怠慢大哥。待我去屋後放一把火,看他起是不起?”
張飛雖然魯莽,但這一招實際上是應對諸葛亮最有殺傷力的辦法。這其實是“不情願買家”策略的運用,和諸葛亮的“不情願賣家”恰好針鋒相對。其實質是:你既然裝腔作勢,那我就不和你玩了,直接掀你的底牌。如果張飛這招真的使出來,諸葛亮的全部策劃都要前功盡棄,付之東流,不但不能抬高身價,反而會狼狽不堪,身價大跌。
關羽雖然也對諸葛亮的裝腔作勢不滿意,但畢竟比張飛沉得住氣,唯恐會招惹劉備生氣,當即勸阻了張飛。
再說劉備,畢竟五十多歲了,站得久了,還是感到了腰酸背痛。眼看諸葛亮轉了轉身子,似乎要醒的樣子,心裏一陣激動。但諸葛亮卻轉過身去,又朝裏壁睡去。童子眼見劉備不支,待要將諸葛亮喚醒。劉備卻輕聲而堅決地阻止了他!因為這每一分鍾的等待都讓讓他幸福無比!
劉備又站了很久,感覺渾身卷困,已經很難支持住了。這個時候,諸葛亮終於睡醒了。他醒了之後,用十足的隱士做派吟了一首詩: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諸葛亮隨即問童子道:“可有俗客來訪啊?”好一個“俗客”!諸葛亮真是連每一個細節都做到完美無缺,絕對不會破壞自己數年來一直營造的隱士高人形象!
童子回答說:“劉皇叔在此,已經立等多時了。”
諸葛亮連忙起身,說:“你怎麼不早點通報啊?”實際上,諸葛亮事前是賦予過這個童子見機行事、將自己叫醒的權力的。但由於劉備的虔誠和堅決,童子沒有提前將諸葛亮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