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子,快起來,別給師傅丟人,”那被喚作猴哥的僧人撓臉道。
“要不是你嚇了我老豬一大跳,以我老豬的風流倜儻,要給師傅長多少臉呀,”那肥頭大耳的僧人小聲的嘀咕著,從地上爬了起來。
“二師兄的臉皮越來越厚了,”老沙在後麵嗬嗬一笑。
“這不叫臉皮厚,叫死豬不怕開水燙,”尖嘴猴腮的僧人罵道。
……
三人隨著玄奘在寺內與諸多高僧相見,玄奘傳授西天佛法,三人在玄奘的身後穩穩站立,靜默的聽著。
……
玄奘成為了大唐的一個神話,他就是大唐佛法的代表者,是他傳播了無數善的種子,唐太宗的仁善也有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玄奘佛經的影響。
……
唐太宗於六四九年於長安駕崩,唐高宗李治繼位,李治本性仁慈,低調,簡樸,不喜興土木,不信方士長生之術,不喜遊獵,卻也無大誌。所以,他雖然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皇帝,但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人。他治世的後期,有賴武則天掌管朝政。
武則天原名武曌人稱武媚娘,她是一奇女子,以女子之身掌控朝政,受到了諸多人的非議,打擊,但就是這個女子,掌控了近五十年朝政大權。
六九零年,武則天更改國號“唐”為“周”。
武則天平生愛花,在寒冬時期,在一個冰封大地的寒冷天氣,武則天到後花苑遊玩,隻見天寒地凍,百花凋零,萬物蕭條,心中十分懊惱:若一夜隻見,百花齊放,那該有多好,以我堂堂武則天之威,想那百花豈敢抗旨!想到這裏,她麵對百花下詔:“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催!”武則天詔令一出,百花仙子驚慌失措,聚集一堂商量對策。有的說:“這寒冬臘月要我們開花,不合時令,怎辦到?”有的說:“武後的聖旨怎麼違背呢?不然,一定會落個悲慘的下場,”眾花仙默然,她們都目睹過武則天“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種種行為,怎麼辦呢?第二天,一場大雪紛紛揚揚從天而降,盡管狂風呼嘯,滴水成冰,但眾花仙還是不敢違命。隻見後苑中,五顏六色的花朵真的頂風冒雪,綻開了花蕊。武則天目睹此情此景,高興極了,突然,一片荒涼的花圃映入眼簾,武則天的臉一下子沉了下來“這是什麼花?怎敢違背朕的聖旨?”大家一看,原來全是牡丹花。武則天聞聽大怒:“馬上把這些膽大包天的牡丹逐出京城,貶到洛陽去:”誰知,這些牡丹到洛陽,隨便埋入土中,馬上就長出綠葉,開出花朵嬌豔無比。武則天聞訊,氣急敗壞,派人即刻趕赴洛陽,要一把將牡丹花全部燒死。無情的大火映紅了天空,棵棵牡丹在大火中痛苦地掙紮,呻吟,然而,人們卻驚奇發現,牡丹雖枝幹已焦黑,但那盛開的花朵卻更加奪目。牡丹花就這樣獲得了“焦骨牡丹”的稱號,牡丹仙子也以其凜然正氣,被眾花仙擁戴為“百花之王”。從此以後,牡丹就在洛陽生根開花,名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