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
在台州,詩歌的火焰燃燒得最猛烈的地方不是臨海,也不是天台,而是溫嶺。這個在全國一百個經濟最發達的縣(市)中占一席之地的地方,這個富得流油的江南繁華小城,詩歌以不可思議的力量燃燒著,詩人時不時舉行一些純民間的聚會,一杯清茶,高談闊論。談得口幹舌燥,方才盡興而歸。
因為詩歌流派的不同,溫嶺的詩人還會生發一些意氣之爭,有時會在網上掐個架,爭些閑氣,讓別處的文人很是看了一陣熱鬧。
479
溫嶺的大胡子詩人江一郎蠻有意思。他是個自由職業者,活得自由自在,開過音像店、賣過香煙,現在以教小學生作文為生。江一郎有一次跟我說,有一個富二代上他的作文課,上課時嘴巴動個不停,零食吃個不歇。他大怒,下課後跟他父母說,我這裏不是培養美食家的,你把他領回去吃飽了再回來。
嗬嗬,溫嶺的詩人很有個性啊。
江一郎的胡子很長,有一次有個推銷剃須刀的人敲他家的門,一看他的大胡子,拔腿就走。
江一郎還很會講段子,稍微帶點葷。
480
溫嶺老一輩人裏叫“奶梅”的好像挺多的。我不知奶梅是不是指奶末頭(溫嶺方言,家裏最小的一個孩子)的意思,因為老小而得寵。
不過現在,起名“奶梅”的人極少,“奶梅”在溫嶺話裏成了貶義,“你個奶梅”意指這人有點不著五六。
481
溫嶺人過年,喜歡在門前拉上紅布,掛些燈籠。鄉下地方,尤其如此。
溫嶺人如果辦的是喜喪,兒女這一輩,披麻戴孝,而孫輩,是要穿紅衣服的。這恐怕在全國,也是獨此一景了。
482
溫嶺人罵人喜歡用“咯高炮鬼”。現在的小青年,不知道什麼叫“高炮”了。早些年,每逢“嚴打”開公判大會時,溫嶺人傾城而出看熱鬧,對那些五花大綁、即將被“高炮”(溫嶺方言,槍斃之意)的罪犯興奮地指指點點。有些“高炮鬼”見有這麼多人圍觀,還故意表現出雄赳赳氣昂昂的勁頭來。溫嶺人看得十分來勁,比過年還興奮。
483
溫嶺人很喜歡給要好的朋友起綽號,什麼彈眼、烏皮之類,被起外號的人,有自己的頂頭上司,有自己的同事,有自己的小兄弟小姐妹。
溫嶺人相互間喜歡用綽號稱呼,顯得彼此間熱絡不生分。溫嶺的領導親民,溫嶺人私下稱呼當地的主要領導也愛用昵稱,什麼小燕子、小苗子,叫得跟鄰家的兄弟姐妹似的親熱。
484
溫嶺人財大,財大跟氣粗是連在一起的,是謂財大氣粗。
溫嶺人的氣比別地方的人粗一些,見了官員一點也不怵,難怪溫嶺是中國第一個實施基層民主懇談的地方。
485
20世紀80年代,我在溫嶺方城小學讀書時,那時剛改革開放,一個翁姓溫嶺人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承包了溫嶺縣城內最大的國營商場。大家都說,翁家很有錢,我那時對錢沒什麼概念,隻知道他家女兒的穿著打扮都比同學要好,而且用上了很大的三洋牌錄音機,他們家是獨門獨院的。放學後,我們都喜歡跑到翁同學家,聽錄音機裏放的嗲嗲的、軟軟的香港歌曲,翁爸爸、翁媽媽很客氣,經常留我們吃飯。翁媽媽燒的菜真好吃啊。
486
溫嶺人最喜歡趕新潮了。甬台溫鐵路開通後,結束了台州沒有鐵路的曆史。動車一開通,不少趕新潮的溫嶺人搶著去坐動車,花上12元錢買張票,從溫嶺大溪站坐到位於黃岩的台州站,路途短的隻需10分鍾。
等溫嶺人找到座位坐下來,動車已經到站了。第一次坐動車的溫嶺人簡直不敢相信,他們說:屁股還沒落座,就到了?
487
溫嶺人個個都是自強自立的。手腳健全的人不必說了,連獨臂人也不例外。溫嶺的獨臂人好像都有神力。溫嶺橫峰街道有一個獨臂的七旬翁,把十畝荒地開辟成花果園,簡直就是當代版的獨臂仙翁。
溫嶺還有一個獨臂小夥子,竟然駕著黑色助力車上街辦事情。結果發生刮擦,獨臂小夥整個人從車頭翻了過去。幸虧當時沒有其他車輛經過,要不就要惹出大禍來。
488
因為有一個“溫”字,溫嶺早先老被人認為屬於溫州。溫嶺的房價全台州最高,溫嶺人還會發陽光財。所有的台州人都認為溫嶺人有錢。為什麼呢?因為房價那麼高,他們都買得起,消費那麼高,他們都承受得起。
說到有錢,溫嶺人一邊說“打算打算”,一邊心裏十分受用。這個“打算”,在溫嶺話裏是“哪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