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1 / 1)

580

仙居人好舞文弄墨,仙居人跟臨海人一樣,對會碼字的人還是心存敬意的,不像路橋人,把會碼字的人都看成是“書糊”。仙居有個八旬翁,是個老農民,把寫作當成跟自家菜園裏種豆鋤草般平常,出了近十本書,有近百萬字。

有人質疑道:這書有文學價值嗎?我說:文學價值多少很難界定,但是人生價值肯定有。

581

仙居有家生產米非司酮的上市公司,許多人靠推銷這種避孕藥發了財。

582

仙居水資源很豐富,人均水資源是台州市人均的3倍,聽說仙居人準備建造朱溪水庫,賣水給南邊縣(市)。

583

仙居人其實很有想法的。1956年,全國農村敲鑼打鼓進入“合作化”高潮,而仙居農民卻著鬧著要退社,要求退回入社的農具和土地,要求包戶到戶,以致驚動了黨中央和毛主席。

584

仙居人這幾年靠著販賣山水風光,腰包鼓了很多。仙居人吆喝起他們的山水來,上上下下都是很賣力的,照仙居人的說法是,全天下的山水沒有比得過仙居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應該改成“仙居山水甲天下”才是。

585

仙居人開口閉口很喜歡一個“死”字,他們罵自家調皮搗蛋的孩子為“小死人”!除了這個“小死人”外,仙居人說話還喜歡用什麼死人臭、死人惡、死人壞等等,壞東西用“死人”形容倒也可以理解,好東西他們也會用“死人”二字,什麼死人中意、死人香、死人好吃等等。

586

玉環人為了宣傳玉環,準備編造一個“傳說”,說馬嵬坡上的楊玉環並沒死,當時跟著太監出逃,經過玉環,然後坐船到日本,玉環因楊玉環逃難路過此地,故改名為玉環。

587

每回到玉環,總被玉環人的酒量嚇著,其實玉環人以前也不太喝酒的,清人在《玉環雜詠》上說:“男事耕耘婦織麻,此鄉風俗謝紛華。城廂村市周行遍,不見挑簾賣酒家。”可是不知從何時起,玉環人酒量大增。反正酒場上,隻要有玉環人在場鬥酒,別地方的人就趕緊舉白旗投降。

588

玉環人嗜海鮮,他們從小吃海鮮長大,就算滿漢全席,如果沒有海鮮,玉環人也會說吃不爽快的。

589

台州人中,玉環人最有語言天賦。不少玉環人都會說三種以上的方言,講得最多的就是台州話、溫州話和閩南話。前幾年,卡拉OK廳裏流行唱閩南歌《愛拚才會贏》,全台州人中,就數玉環人唱得最標準,最有味。

590

玉環有一種啤酒叫洛克啤酒,本意是取英文LUCK(好運)之意,不過,玉環人都說是“綠殼”啤酒,綠殼者,台州方言中的強盜也!

591

玉環是全國14個海島縣之一,地少、人多、缺水、缺電,玉環人提出一個響亮的口號——“向海要地,向天要淡水”。

走在玉環新區,你根本無法想象,一條條車水馬龍的街道,一幢幢高聳入雲的樓房,原本是建在一片片的灘塗和海洋上的。

592

別地方的饅頭叫饅頭,玉環人把饅頭叫麵包。

593

玉環人很新潮,農民也搞網絡形象大使。玉環清港鎮雙郟塘村舉辦了個網絡大賽,選出了個“網絡形象大使”,這個村是個億元村,四百多戶家家有電腦,又被人家稱作“電腦村”。參賽的網蟲們先是文字輸入比賽,緊接著,是發郵件比賽,然後是找網頁、找網上圖片、電腦知識搶答,最後,進入前六名的“網蟲”進行才藝表演,拉二胡、跳街舞、唱歌。過五關斬六將後,“網絡形象大使”才出爐。

594

不要說分不清是不是玉環人,隻要對方開口說個“恁”字,我就可以斷定他是正宗玉環人。

595

在玉環,本科畢業的做車床、中專畢業的做主管、小學畢業的當老板,不是什麼稀奇事。

596

玉環人喜歡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外麵的學校去,近一點的送溫嶺、寧波,遠一點的送上海、杭州。

玉環人搞關係很有一套,不管到哪裏,總能跟孩子學校的老師打得火熱。

597

一個外地朋友被派到玉環工作,我去玉環出差,順便去看她,問她到玉環三個多月了,是否聽得懂玉環話。

朋友說,半句都聽不懂,每次跟房東交流,看著她嘴巴開開合合,就是不知道說啥,隻能一個勁地點頭。

598

玉環坎門的海鮮真不賴,女孩子的身材也很好,不過,印象最深的不是那裏的海鮮和女孩子,而是那裏的“渝彙廣場”,這是我見到過的最小的廣場,估計也就20個平方米左右,比家裏的客廳大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