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2 / 2)

有一年夏至,在三門采訪,三門朋友請我吃“粳”。我以為“粳”跟臨海的糟羹是一回事,結果端上來一看,原來就是扁食。

610

500多年前,一名叫崔溥的朝鮮五品官在奔喪途中遭遇風暴,漂流半月,在“大唐國浙江台州府臨海縣界”(今三門縣)登陸。後來,他經寧波、杭州,沿京杭大運河至北京,再經陸路過鴨綠江返國,他把一路四個半月的見聞撰寫成了《漂海錄》。

611

三門有個農民,養了一隻大公雞,這隻大公雞挺講格調的,是素食主義者,把橘子當飯吃,而且“飯量”不小,每天都要吃10多隻。這隻雞隻要一看到主人剝橘子就竄過來,要跟主人爭橘子吃呢。

三門朋友說了,幸好是拿橘子當飯吃,要是拿青蟹當飯吃,家裏就要給它吃窮了。

612

在寧波,朋友帶我看天童寺、阿育王寺、天一閣等,這些地方,處處可見三門蛇蟠石的蹤影。

寧波有句老話就說“青石板、紅石板”,紅石板指的就是蛇蟠石。

613

三門有一種甜羹,是新人在新婚夜,將羊肉切絲煮成羊肉羹,又稱坐堂羹、和合羹。我覺得,這名字比起羹本身來,更有味道。

614

三門楊家村的楊家板龍很有氣勢,楊家板龍以世界最長的板龍,載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三門首屆青蟹節時,那條最長的板龍有四百多米長,兩千多個三門漢子上陣舞龍,舞得汗流浹背。

615

周末到三門玩,三門朋友帶我去灘塗上捉紅鉗蟹,這種紅鉗蟹長著兩隻紅色大鉗,背殼長得像紅臉大漢,三門朋友煞有介事地說,這種蟹是法海和尚的化身。

如果紅鉗蟹真是法海化身,那白蛇娘娘在哪裏呢?

616

三門人很喜歡跟人談孫中山。當年孫中山來到三門灣的健跳碼頭,用手一指,把這裏稱為“實業之要港”,在他的《建國方略》中,更是將此港定為“東方第九漁業港”。

三門人用手指比畫道,當年要是建成了,我們就是老九了,我們的地位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617

三門青蟹,殼薄、蟹黃、肉嫩,其味之鮮之美,三言兩語難以窮盡,明代大才子祝枝山就讚曰:“真乃天下第一蟹也。”

是不是第一蟹不好說,不過,三門青蟹出名後,隨便到哪個菜場上去,賣蟹的都說自己賣的是三門青蟹。

其實,三門青蟹背上有身份證。當然,這還不是主要的,三門蟹農說,三門青蟹放在一起,有淡淡的清香味,廣西等地的“南蟹”放在一起,散發出的則是腥味。如果吃了蟹,手上沒有腥臭味的,那才是正宗的三門青蟹。

這幾年,三門人沒少發青蟹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