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眾天神赴會,隻留神皇之子盤古一人值守。盤古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不料盤古嗜睡,一覺竟然睡去一萬八千天。
魔界乘機肆虐,致使天地一片混沌,待眾神歸來,魔界各方紛紛隱匿,隻留得廢墟重重,無日無夜。神皇震怒,一甩天衣,驚醒盤古。
盤古自覺愧疚,跪倒在地,待天神懲處。
天神念及父子之情,遷盤古自開混沌之力,重建天地星辰。
至此,方有了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卻說盤古開天辟地之時,身體各部均化作天地萬物,唯留一耳,竟無去處,遂落於地之一隅,造成一山,名曰威龍,億萬年來,鍾靈毓秀,萬物生生不息。
滄海桑田,乾坤巨變,不知何時,一猿化人,代代繁衍,麵對廣袤大地,世間紛繁,人類忽生貪婪之心,各地征戰,生靈塗炭。
這日,紫氣東來,威龍山內走出一人,斜騎青牛沿南麓往西行,夕暉塗抹在他臉上。這張臉已經非常蒼老,兩道長長的白眉毛,宛若兩道白色瀑布,順著陡峭的臉頰,誇張地飄落;而那長長的白胡須,被風往前吹著,好像探路的觸角,指向了西方。此人正是老子。原來當年盤古開天辟地之時,早已料得人類應有此征戰之劫,遂遺一靈耳於人間,今日各方雄居逐鹿,此耳化身成人,意欲拯救生靈。
老子雖然須發皆白,但麵色紅潤,精神矍鑠,紫氣頭上飄,朝霞身後照,如此背景畫麵中的老子,沉靜如水,清氣撲麵,仿若神仙一般。
且說他各方遊走授徒,終乃使各地紛爭平息,而後繼續回威龍山,下落不明,此書不表。
老子雖已回山,然而其道學術數皆已流傳於世,並逐漸形成各派,並有所發展延伸。
約一千五百年以後的元代,出生於中原腹地的丘處機在老子的道學精粹中進行提煉,且直追盤古,從道教各學派中脫穎而出,創立道家全真龍門學派,並被成吉思汗拜為國師,而盛極一時。
然而,好景不長,丘處機去世後,龍門一派突然銷聲匿跡,一時成為道家各學派未解之謎,眾人紛紛猜度而不得其解。
又過了大約五百年,這日威龍山一帶電閃雷鳴,風雨蕭蕭,接連三月,烏雲蔽日,致使百鳥不知晨暮,農人難理稼穡。忽一日夜深,隻聽驚雷震徹雲霄,大地風雲滾滾,山下農人,盡皆驚慌。誰料轉眼之間天朗氣清,月明星稀,眾人望月方知,原來正是八月十五。
此時,威龍山齊雲洞打坐的兼明道長長籲一口氣,緩緩睜開雙眼。他已辟穀三月有餘,麵色紅潤,精神飽滿,兼明道長捋一把白胡須,快步走向齊雲洞深處,打開一方紅檀木質地的劍匣,劍匣一開,洞內頃刻紅光映耀,兼明道長從中取出一劍,原來這紅光是劍鞘上安裝的一枚紅寶石所發出的光芒。兼明道長將寶劍置於祖師壇前,焚香三柱,壇前立牌,依次為丘處機,王重陽,老子,盤古,兼明道長麵對列位祖師,頂禮膜拜。口中念念有詞,似是咒語。念畢,忽而起身,以全身氣力拔劍出鞘,一股寒光照亮了半邊齊雲洞,說來也怪,此時洞內一半為紅熱光,一半為白寒光,兩種光韻竟無半點融合之狀。
兼明道長表情凝重,似又透出幾份欣喜之形。自言道,我龍門一派遁隱多年,如今又不得不出山了,幸有這噙龍寶劍,內含祖師盤古一根龍發,不然魔界餘孽將如何鏟除,隻是,這馭劍之人,卻遲遲不能轉世……也罷,也罷,我老道也算是活夠了歲數……兼明道長自語之聲愈來愈暗,繼而環顧四圍,似是將這洞內一切物件,都要裝近他深邃的眼神一般。
兼明道長沉默良久,一閃身消失得無影無蹤。
救火啦!救火啦!這聲音來自地獄深處,一幫小鬼前仰後合,簇擁著奔向大火燃燒的地方。火勢很猛,眾鬼不能近前,跑在最前麵的被後麵眾鬼一推,便已化為烏有。
都給我退下!一個很威嚴的聲音傳來,在空曠的地獄內回蕩良久,眾小鬼應聲俯地,大呼“使者英明!”隻覺一陣清風滲骨,一位身著白衣,綠眼碧發,五官奇醜的怪物在衣袂啫啫聲中飄然而至,怪物徑直飄向大火,這火勢似是被怪物激怒,一轉火頭,衝向怪物,怪物大驚,回袖遮眼,竟然踉踉蹌蹌連退十步。“不好!”怪物道,“快去稟明閻王,就說有陽世高人前來,已使出九龍焰火,我隻能在此支撐半柱香的時間……”尚未言罷,卻見一火龍從大火中騰空躍起,張開大口向怪物撲去,怪物見勢不妙,又向後退出十餘丈,眾小鬼不及後退,被火龍瞬間吞沒。怪物大吼:“擺陣!”眾小鬼齊聲應道:“使者英明!”隨之隔空飛舞,刹那間組成一道藍光燦燦的盾牌,怪物退至盾牌後,閃展騰挪,雙掌齊出,盾牌瞬間變得巨大而厚重,徐徐逼向火龍,火龍蜿蜒,盤旋蓄勢,向藍盾發起第二次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