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同場合的自我介紹(1 / 2)

自我介紹是一門藝術。懂得並善於自我介紹的人能更接近成功。

許多招聘者都說,見到應聘者的第一眼,他們就開始決定是否聘用他,等到應聘者作完自我介紹,結論已經基本定下。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前因效應”。對於你麵前的人來說,你的臉就是你的名片,而你的自我介紹就是名片的注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這印象應該是良好的,能激發對方對你深入了解的願望。一段精心設計的自我介紹就是一個商業廣告,一個產品包裝,成功與否就在於你能否靈活變化,在任何環境中都把最適合的一麵充分展示出來。人是同一個人,不同場合中,自我介紹的方式和內容不能一成不變。

不一樣的場合,如何讓別人認識你

自我介紹,無非就是告訴別人你是誰,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作自我介紹的方法多種多樣,應隨時隨地而變。自我介紹可分為主動和被動兩大類型。主動自我介紹適用於想結識某人然而又無人引見的情況,被動自我介紹適用於別人想了解自己,主動前來詢問的情況。

在一些公共場合和一般性社交場合,如社區舞會、旅途中、普通的電話溝通等,彼此沒有深入交往的意向,可以使用應酬式自我介紹,簡單告訴對方你的名字即可。

在工作場合,如接待客戶、接待上級領導、參加業內人士聚會等,需要用到工作式自我介紹,內容應包括自己完整的姓名、所在單位及部門、職務或工作性質等詳細個人信息。除非從事保密工作,自我介紹時應盡量使以上3項內容全麵準確。比如我們可以說:“你好,我是某單位某部門的經理助理,主要負責行政工作。”

在有意與某人深交的社交場合,我們可以用社交式自我介紹。具體內容應包括你的姓名、職業、籍貫、興趣愛好等,可多說一些能使人對你加深印象的內容。如果你認識對方的熟人,你可以告訴對方:“我聽某某說起過你”、“我和您的朋友某某是校友”。如果你的姓名用字不容易讓人明白,你要適時說明。例如你叫程隆,你要告訴對方:“程,前程的程,隆,興隆的隆,可不是明星成龍的那兩個字哦!”

在報告、慶典、儀式、演出等正式場合,可以用禮儀式自我介紹。內容應包括自己的姓名、單位、職務,如果是參加演講比賽,自我介紹還應包括自己的參賽編號。

在應聘、公務、商務交往等場合,當別人主動詢問你的個人情況時,就要用到問答式自我介紹了。對方可能會問:“簡單介紹一下你自己好嗎?”“請問您貴姓?”“您哪裏高就?”我們根據對方的問題逐一簡短回答即可。

陳美被自己所在的單位推選為代表,在一年一度的酒店服務業內的經驗交流會上發言。輪到陳美時,她站起來,微笑著向全體環視一周,先麵向大家鞠了一躬,然後用甜美悅耳的聲音說:“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好!我叫陳美,是金利酒店的大堂經理,今天想簡單談談我對服務行業的一點認識,有不當之處還望大家給予指正,謝謝!”陳美是眾所周知的業內精英,曾多次被邀請擔任各大酒店的培訓師,然而她的自我介紹卻如此謙虛平和,大家對此由衷地感到敬佩,一起報以熱烈的掌聲。陳美的發言取得了良好的反響,為酒店做了一次極佳的形象廣告。

正式場合的自我介紹,一定要使用謙詞和敬語。

謙語和敬語體現了說話者的修養。它們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麵,即對人使用敬語時,對己則使用謙語。常見的謙語有“錯愛”、“鬥膽”、“不才”、“才疏學淺”、“過獎”、“不敢當”等。常見的敬語有“請”、“您”、“閣下”、“貴方”、“尊夫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