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為此刻宸王下落不明,他才能先下手為強。若是從長計議,若是宸王命大真的平安歸來,那景王想要當上太子豈不是更加艱難。

葉文賦剛要反駁之時,天聖帝軒轅銘誠便開口阻止了他:“朕覺得左丞相言之有理,這立太子一事,需從長計議。南平官員加急來報,說南平已經連下十天的暴雨,洪水泛濫,為解南平之困,不知各位愛卿可有何妙計?”

眾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一致做了決定,

“臣等愚鈍,還望陛下指示。”

這群人,讓他們彈劾誰,罷免誰,個個主意都很多。但是真的到用人之時,一個個的都當起了縮頭烏龜。

軒轅銘誠看著底下這幫臣子,不禁怒火中燒,直接將手中的奏折扔了下去,怒道:“如今南平水患,河水潰決,山體崩塌,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你們卻還有心在這裏推舉太子,難道沒一個人關心這天下的黎民百姓嗎?啊?”

說到動情之處,軒轅銘誠突然咳嗽起來,咳了好一會兒,平複了下怒氣,才繼續說道:“朕養著你們,莫非是讓你們來當廢物的嗎?你們眼裏還有沒有朕?有沒有這天下的百姓?”

說完,氣急,背對著朝臣。

長孫修明大著膽子,上前一步,將奏折撿起來翻開一看,上麵密密麻麻寫著南平水患一事,看來,這事情大發了。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長孫修明躊躇了好一會兒,才說道。

總算有一個人肯站出來了,軒轅銘誠有些欣慰,說道:“愛卿但說無妨。”

“臣以為,這南平水患,百姓流離失所一事,可以先開糧儲賑濟,其後派一欽差大臣前往南平,治理水患。兩相並施,以絕後患。”

軒轅銘誠點點頭,表示這方案可行,又問道:“不知其他愛卿可有妙計?”

右丞相葉文賦也站了出來,事關黎民百姓,難得的,他放下了往日的成見與爭鋒相對,讚同道:“臣以為左丞相所言極是,賑災百姓,治理水患兩者刻不容緩,且相輔相成。”

“既然如此,不知兩位愛卿可有什麼好人選?”

頓時兩人都有些沉默,畢竟這水患一事,做得好,可能流芳百世,做的不好,遺臭萬年。誰也不敢隨意拿百姓的生命開玩笑。

況且這水患治理哪有說的那麼簡單,曆代也隻是加固大壩,防止洪水上漲。這一路千裏迢迢,困難重重,誰會願意接受這個苦差事。

“眾位愛卿難道沒有一個人願意前往南平治理水患,安頓百姓?”

天聖帝問著大殿內的文武百官,然而回應他的隻有一片沉默,安靜的仿佛可以聽到一根針掉落的聲音。

“兒臣願意。”一個聲音從殿外傳來。

光影中,一個紅色官袍的人緩緩走來,夾雜著淩然的氣勢,眾人在無形之中就感受到這股壓迫的氣勢。

竟然是宸王!

他竟然沒死?算他命大!

右丞相葉文賦眼底的驚訝一閃而過,很快就平複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