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十大最著名古建築——黃鶴樓(1 / 1)

中國十大最著名古建築——黃鶴樓

天下絕景--黃鶴樓

黃鶴樓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之巔,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自古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曆代名士都先後到這裏遊樂,吟詩作賦。而崔顥的詩《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一直被認為是“唐詩七律壓卷之作”,很多人都能背誦。因這首詩,成就了黃鶴樓“文化名樓”的地位。

黃鶴樓的建樓傳說是美麗的。一千多年前,有位姓辛的老人在蛇山上開了酒店,常客中有一道士,回回喝酒不買酒菜,隻用隨身帶著的水果下酒。店主人揣想他一定清貧,執意不收他的酒錢,同他交了朋友,道士也不推辭,就此領受。一天,他用橘子佐酒,飲罷,用橘皮在酒店的壁上畫了一隻黃鶴,自言道:“酒客至拍手,鶴即下飛舞。”遂去,再也沒有見他回來。店中吃酒的人裏,有好奇的,想當場試試,麵對壁上的畫拍手,那黃鶴展翅飛下,在店外舞了一圈,又複原位,此事迅速傳開,酒店大旺,連店裏的井水也喝幹了。當地一名貪官借口要除妖,命人把那麵牆壁移到官府,誰想船行到中途,黃鶴抖翅飛走了,貪官追鶴,葬身江中。賣酒老人為懷念仙鶴,在原址建立了黃鶴樓。

黃鶴樓可不好建。傳說魯班從魯國到楚國考察,早已了若在胸。他頭插草標,在集市上要賣給別人做老子,一個窮漢把魯班領回了家。魯班每天上山砍柴,每天從柴裏挑一根好材削成光溜溜的木楔存起來,窮漢不解,在做飯時順手把一根木楔添進灶火中,魯班歎道:“這是無價寶,將來有用。”到了百日,魯班留言:“放得千日貨,自有變錢時。”然後離去。三年之後,蛇山上造起了黃鶴樓,但傾斜嚴重,有險毀之勢,楔了這頭那頭歪,急得工匠團團轉。窮漢照著楔子樣砍了一個,湊成一百,上集去賣。建築師見此寶楔,十分中意,花重金買下。那窮漢站在龜山上對著黃鶴樓,將楔子一個個拋了過去,99個楔子呼呼作響飛過長江,牢牢楔在黃鶴樓上,隻有一個木楔落入江中,那是窮漢削的。黃鶴樓因少了一個楔子,還略微有些傾斜,但也千秋無妨了。

黃鶴樓素有“千古名樓”,“天下絕景”之譽,不同的時代,由於社會生活的需要不同,科學技術的水平不同,人們的審美觀念不同,黃鶴樓產生了不同的建築形式和建築風格。現在我們看到的黃鶴樓是以清代黃鶴樓為藍本,於1981年重建,1984年落成的。黃鶴樓外觀為五層建築,高51米,裏麵實際上是九層。中國古代稱單數為陽數,雙數為陰數。“9”為陽數之首,與漢字“長久”的“久”同音,有天長地久的意思,所謂“九五至尊”,黃鶴樓這些數字特征,也表現出其影響之不同凡響。

黃鶴樓建築的藝術特點在不同時期體現出不同的風格。宋代黃鶴樓由主樓、台、軒、廊組合而成的建築群,建在城牆高台之上,四周雕欄回護,主樓二層,頂層十字脊歇山頂,周圍小亭畫廊,主次分明,建築群布局嚴謹,以雄渾著稱。元代黃鶴樓具有宋代黃鶴樓的遺風,但在布局與內容構成方麵有不小的發展,植物配置的出現,更是一大進步,使原來單純的建築空間發展成為濃蔭掩映的庭院空間,特點是堂皇。明代黃鶴樓,樓高三層,重簷歇山,頂上加有兩個小歇山,樓前小方廳,入口兩側有粉牆環繞, 特點是清秀。清代黃鶴樓具有鮮明的特色。它拔地而起,高聳入雲,表現出一種神奇壯美的氣質。建製格調以三層八麵為特點,主要建築數據應合“八卦五行”之數,其特點為奇特。現代黃鶴樓以清同治樓為雛形重新設計,樓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72根大柱撥地而起,60個翹角層層淩空,琉璃黃瓦富麗堂皇,五層飛簷鬥拱瀟方。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