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儒佛之爭(2 / 2)

眾人見此情形都是一驚,這種怪事還是第一次遇見,不由地看向了百裏雲。

百裏雲卻鎮定自若地道:“尊者也是好功力!在下這裏還禮了!”說罷行了一個儒家待客之禮。

眾人隻覺得眼前一道身影閃過,就發現原本出現在自己眼前的老僧對麵又出現了百裏雲行禮的身影,回頭卻見百裏雲依然站在身邊,不由地都暗暗稱奇,隻有一個年約六十的儒者若有所思地看著百裏雲。

這時眾人又仿佛見到阿難也是一驚,然後又歎了一口氣道:“施主好高妙的悟性,可惜、可惜!”

百裏雲不緊不慢地回敬道:“尊者好大的慈悲,可惜,可惜!”

張雷幾人見他兩人皆是“可惜、可惜”地說,都是十分納悶,隻是這時也不便說話,便忍住看阿難如何回答。

這時阿難又合手道:“施主你因煞氣太重而誤解了我佛,我佛感念東土殺孽太重,而且統一契機已現,這才精心挑選了一批佛法精深的羅漢、行者東渡,希望能夠普度眾生,緩解一下你們戰國七雄的殺孽,這是我佛的一片慈悲之心,非施主之所想也。”

百裏雲聞言哈哈一笑地道:“西方好一片慈悲之心,不過在下聽聞西方也是殺戮不斷,冤魂無數,尊者及佛何故不渡己反渡人?況且我東方也有自渡之法,就不勞西方費心了。”

阿難聞言略頓,突然眾人發現自己麵前突然又出現了十八個身影,而且隨著這十八身影的出現,一股無形的威壓撲麵而來。

百裏雲在眾人眼中的身影也是略微晃了晃,雖然穩住了身形,卻是比剛才模糊了不少。

這時阿難麵帶微笑道:“我佛身具無上智慧,所為非我等凡夫能解,不過佛法無邊,又何來彼此。”

百裏雲卻不急著答話,隻是將衣冠正了正。就在百裏雲正衣冠的過程中,眾人突然覺得一股浩然之風吹過,頓時覺得心曠神怡,而眼前新出現的十八人頓時煙消雲散。

隨著十八人的消散,阿難十分驚訝地看著百裏雲。

百裏雲也微笑著對驚訝的阿難道:”十八羅漢果然好生厲害,不知這是否也是佛渡之法?況且我聞貴教常說‘佛渡有緣’,而今想來是緣分未到,故而才發生此事,也算是因果循環,非我等所能解。”

阿難聽到百裏雲的一番說辭,比剛才十八羅漢消失還要驚訝。因為佛家前幾年才秘密傳入中原,而且都隻是以神通吸引信徒,尚未傳授佛法。而此人居然能夠如此熟悉,以己之矛攻己之盾,讓自己左右為難。

其實百裏雲之所以能夠說出這番佛理是因為他擅長推算,而且他的推算高明之處在於細節,別人隻能推算出將來會發生什麼,而百裏雲卻是可以將將來你想什麼也能推算出來。方才隻因阿難想到了此論,就如同給百裏雲傳了此道一般,而百裏雲本就聰穎,略加思考就已領悟,也就如同早就知道一樣。

不過阿難能夠成為尊者也並非浪得虛名,他頓了頓才道:“施主好口才,老僧自愧不如,不過方才十八羅漢非我所邀,他們隻是因同門而至,畢竟施主所殺之人皆他們同門,雖說這也是他們的劫數,不過情緣難舍,也望施主能讓他們安心。”

阿難此說倒也算是實情,卻也非全部實情。因為佛陀委派他處理此事,同時讓十八羅漢隨行協助,方才他因百裏雲蔑視佛法,加之喪失一百多同門心緒不靈,使得心境略有失守,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力量的對抗,因此十八羅漢的虛影也就隨之而出了。若是他真有意召喚,那來的就不是虛影,而是真身了。不過這也是他修為未精所致,不由地在心底懺悔。

百裏雲聞言一笑道:“在下亦聞西方戒三毒,如今看來傳聞不實啊,也罷,尊者隻管劃下道來,在下無不奉陪!”

阿難聞言低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然後道:“罪過,罪過,事已至此老僧也別無他法,老僧想和施主打一個賭,若是施主能夠勝得過老僧,那我西方佛法千年不得東渡,若是施主輸了,還請還我五大羅漢、二十七行者一個公道。”

眾人聽他一說,都是一驚,特別是那女子緊張地抓著百裏雲道:“大哥,聽聞這阿難雖名為尊者,實際上好多菩薩都不如他,你切不可答應啊!”

眾人也都連連點頭,希望百裏雲拒絕。

百裏雲卻哈哈一笑道:“原來就是如此,也罷,三日後正午你在那等我,我定給你一個答複。”

阿難聞言,又合手道:“如此,老僧恭候大駕。”

說罷眾人突然覺得眼前一晃,卻是再也不見阿難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