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氯化苦(1 / 2)

中文通用名稱:氯化苦。

理化性質:純品為無色液體,比重1.656,能在空氣中逐漸揮發,其氣體比空氣重4.67倍。化學性質穩定,無爆炸性和燃燒性。難溶於水,可溶於丙酮、苯、乙醚、四氯化碳、乙醇和石油醚。吸附力強,特別在潮濕物體上,可保持很久。工業品純度為98%~99%,為淺黃色液體。

毒性:按我國農藥毒性分級標準,氯化苦屬高毒性殺蟲劑。具催淚作用,在每升空氣中含2毫克氯化苦的環境中滯留10分鍾或每升空氣中含0.8毫克氯化苦的環境中滯留30分鍾能使人致死,但因強烈刺激黏膜,引起流淚,可及時發現而減少嚴重致死。大白鼠(雌)急性經口LD50為126毫克/千克,小白鼠(雄)急性經口LD50為271毫克/千克,用含氯化苦22.1毫克/千克的飼料喂養大白鼠5個月無明顯影響。室內空氣最高允許濃度為1毫克/米3。

作用特點:氯化苦易揮發,擴散性強,揮發度隨溫度上升而增大,它所產生的氯化苦氣體比空氣重5倍。其蒸氣經昆蟲氣門進入蟲體,水解成強酸性物質,引起細胞腫脹和腐爛,並可使細胞脫水和蛋白質沉澱,造成生理機能破壞而死亡。對常見的儲糧害蟲如米象、米蛾、擬穀盜、穀蠹以及豆象等都有良好的殺傷力,但對蟎卵和休眠期的蟎效果較差。對儲糧微生物也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用氯化苦滅鼠,是因其氣體比空氣重,能沉入洞道下部殺滅害鼠。氯化苦氣體在鼠洞中一般能保持數小時,隨後被土壤吸收而失效。殺鼠的毒理機製主要是刺激鼠呼吸道黏膜,它的蒸氣被肺髒吸收,損傷毛細血管和上皮細胞,使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血漿滲出,形成肺水腫。最終由於肺髒抽氣不良,造成缺氧、心髒負擔加重而死於呼吸衰竭。

氯化苦對皮膚和黏膜的刺激性很強,易誘致流淚、流鼻涕,故人畜中毒先兆易被察覺。氯化苦在光的作用下可發生化學變化,毒性隨之降低,在水中能迅速水解為強酸物質,對金屬和動植物細胞均有腐蝕作用。

製劑:氯化苦原液。

使用方法:氯化苦除不可熏蒸成品糧、花生仁、芝麻、棉籽、種子糧(安全水分標準以內的豆類除外)和發芽用的大麥外,其他糧食均可使用,但地下糧倉不宜采用。

1.噴灑法適用於包裝糧、散裝糧和器材的熏蒸。若散裝糧堆高不超過1米,可不用探管。施藥前將糧麵整平,鋪蓋3層麻袋,而後將藥液均勻地噴塗在麻袋上。

2.掛袋法適用於包裝糧、散裝糧以及器材和加工廠的熏蒸。施藥前在地麵以上或糧麵以上1.8米處拉好繩索。將藥液噴灑在麻袋上,經充分吸收後,掛在繩索上。噴灑時一般每4條麻袋可噴灑藥液1千克。

3.探管法堆高1米以上的散裝糧,熏蒸時應使用探管或利用供糧食散熱的通氣竹籠。探管可用竹製或塑料製成,下端鑽許多小於糧粒的孔眼,內部以麻袋條為芯。施藥時將藥液徐徐倒在麻袋芯上,以利揮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