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中宮生子(1 / 2)

不過此時,錦雲嬤嬤他們三人已經許好了願,出來這麼久,加上昨日的疲累,她又有些累了,就攜了他們三人,回了小居。

晚上,小冬拿著一封信件送了進來,說是山下的侍衛送上來的,她笑笑接過,想也知道,是宮裏來的信。

打開蠟封的信封,是她熟悉的皇上的字跡:“一切安好,唯獨念卿。已見留字,吾心感激。歆兒,等我!”

短短二十個字,卻是寫滿了煩躁和思念。她走之前,給他留了字,不關風月,隻有十六字:“治國之道,必先富民;君臣之道,恩義為報。”

這是前朝之事,她本不宜插手,但是都到了今時今日,她還有什麼顧忌的,而曆史上,明朝末年,百姓怨聲載道,而君臣之間,亦是太過嚴苛。

可是百姓為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而且一個過分嚴苛的帝王之下,很難出現敢於擔當的大臣。

言盡於此,她已是逾越。至於他怎麼做,或者怎麼想她,她都無所謂了,她該做的也做了,不該做的也做了,對他,已是無愧。

隻是,她卻不敢告訴他,她很喜歡這裏,喜歡這裏的風,這裏的山,這裏的水,這裏的樹。她也不敢告訴他,她想他,提起筆來反複輾轉,也不過隨便寫些生活上安好的事,再勸慰他一番。

再過幾天,信中的煩燥便漸漸安靜了下來,也隻是問些生活之事,而且越來越是簡短,一天一急信,成了二天,三天。

她淡笑,將信都夾在書裏,這樣的情景其實早就料想得到。她又何嚐不是一樣,初離開之時,誰都會想念,勾心的想念,惹得人日思夜難寐。但是時間漸長,一些深刻抓人的想念,也會慢慢地變淡,心裏漸漸被其他的東西填滿,甚至有一天,曾經覺得一輩子離不開的人,也會慢慢被淡忘,這就是時間的力量。

而她在這遠離世俗的地方,學會了安寧和享受,不讓那些事來亂了她的心誌,君恩本就淺薄,能擁有這麼些年的獨寵,在後宮其他女子而言,是多大的福氣。

日子就這麼過著,每日聽著清禪寺的鍾聲而起,用過早點或在小居裏看看書,或到清禪寺隨著那些小師傅們一同做早課,或者恭敬地聽聽方丈的教誨,有時候,也會在院子裏和方丈下幾盤棋。

而天氣好的時候,傍晚時分,她也會攜了筎肆、小冬或者錦雲嬤嬤他們,到那山頂之上,在那雲蒸霞蔚之處,在那彌勒佛的慈悲目光中,彈著清揚的琴音,四處的雲海在翻滾湧動著,這日子倒也不難過。

因著每日爬山,在加上這笑望山上清新幹淨的空氣,雖然每日粗茶淡飯地吃著,但她的胃口卻漸漸好了起來,原本白皙的臉上也漸漸添了幾分紅潤,身體漸漸感覺大好。

到了清禪寺後,雖然皇上不間斷地命人送了江太醫調理的藥來,但是她卻不想靠藥而治,是藥三分毒,喝了這麼久,也沒見什麼見效,倒是一來這清禪寺,便感覺身子大好了,想來該調理的不是身子,而是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