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令人吃驚的自然奇觀(2 / 3)

發生在沙漠裏的“海市蜃樓”,就是太陽光遇到了不同密度的空氣而出現的折射現象。沙漠裏,白天沙石受太陽炙烤,沙層表麵的氣溫迅速升高。

由於空氣傳熱性能差,在無風時,沙漠上空的垂直氣溫差異非常顯著,下熱上冷,上層空氣密度高,下層空氣密度低。當太陽光從密度高的空氣層進入密度低的空氣層時,光的速度發生了改變,經過光的折射,便將遠處的綠洲呈現在人們眼前了。在海麵或江麵上,有時也會出現這種“海市蜃樓”的現象。

海市蜃樓的形成:海市蜃樓經常發生在沿海,在沙漠偶爾也可見到。人們可以看到房屋,人,山,森林等景物,並且可以運動,栩栩如生。有人認為是人間仙境。現在,人們把海市蜃樓說成是大氣折射的結果,把遠處的景物折射到近處來了。其實,這是現代科學解釋不了的一種自圓其說。

在三界之內,也有很多層物質空間。宗教中提到的九大層天,十八層地獄,如天人,鬼都是在不同空間。我們的人眼就看不到他們。

在我們的空間的人所能看到的光是在可見光範圍之內(400-700nm)。我們看到的物質是因為我們的眼睛可以接受其反射的可見光。在夜裏,物質發出的紅外線我們就接收不到。即使在可見光範圍之內,如果光過強或過弱,我們也不能看到。人眼是由我們這個空間的物質構成的,是由最大一層分子組成的最大一層粒子構成的,隻適合看到一定能量範圍的光。

如果是分子組成的稍微小於最大一層粒子的那層空間粒子的時候,人眼就看不到了,更不要說由分子組成的更小粒子的空間了。對人來講,這些物質反射的光是不可見光。但是,這個空間的生命卻能接收到這層空間物質反射的光,並能看到這層空間的物質,因為組成他們眼睛的分子顆粒和人眼分子顆粒不同。

海市蜃樓是另外空間的真實體現。在物質的運動下,反映到我們這個空間裏來了。一種海市蜃樓發生在海上。這裏空氣濕度大,在一定範圍之內的空間空氣濕度比較大,另外厚度比較大,這樣大麵積的水蒸汽在運動下陰差陽錯地就能形成一個巨大的透鏡係統。就象一個巨大的放大鏡和顯微鏡一樣,把微觀世界的另外空間的景象反映到我們的空間來了。人眼就能觀察到了。

另外,人們看到的海市蜃樓的景象有時是運動的,空間的物質就是運動的。在沙漠或其它地方,如果物質在運動下也能形成一個巨大的微觀觀測係統,人們就可以觀測到另外空間了,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海市蜃樓。海市蜃樓也經常發生在雨後,這時的空氣濕度較大,也易形成透鏡係統。

當近地麵的氣溫劇烈變化,會引起大氣密度很大的差異,遠方的景物,在光線傳播時發生異常折射和全反射,從而造成蜃景。我國山東蓬萊縣,常可見到渤海的廟島群島幻景,素有“海市蜃樓”之稱。

海市蜃樓是近地麵層氣溫變化大,空氣密度隨高度強烈變化,光線在鉛直方向密度不同的氣層中,經過折射進入觀測者眼簾造成的結果。常分為上現、下現和側現海市蜃樓。其實,宇航員在太空旅行過程中看到被放大的地球景物,這種現象有時也被稱為海市蜃樓!

冰封南極的不凍湖

隻要提起南極,我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它是被幾百至幾千米厚的堅冰所覆蓋的地方,這裏零下50-60℃的溫度,讓這裏的一切都失去了活力,石油在這裏就會像瀝清一樣凝固成黑色固體,而煤油在這裏由於達不到燃點根本變成了非燃物。然而,有趣的自然界向人們展示出它那魔術般的本領:在這天寒地凍的世界裏竟然奇跡般地存在著一個不凍湖。

因為這個小湖在-50℃的時候,也不會結冰,所以被人們稱作“湯潘湖”。這個湖非常的小,直徑也僅僅隻有數百米,湖水也特別淺,大約隻有30厘米。這個湖裏的水含鹽度比較高,如果把一杯這裏的湖水潑到地上,眨眼間就會出現一層薄薄的鹽。科學家們經過觀察發現,湯潘湖就是到了-57℃的時候也不會結冰,人們都管它叫“不凍之湖”。為什麼在南極那極冷的地方這個湖不會結冰呢?

這一奇怪的現象一經揭示,引起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他們就對此進行深入地考察,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看法。

有的科學家提出:是氣壓和溫度在特殊條件下結合在一起的結果。他們認為,在南極地區,由於500米深處的海水不直接與寒冷的空氣接觸,所以水溫會高於地麵上的溫度。這種溫差作用使得海水產生垂直方向的運動,就會形成一股漩渦,這股漩渦的力量,把500米深處的海水卷到海麵上,因此形成了不凍湖。

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在南極臨海的地區,存在一些奇特的鹹水孔會散發熱量,由此而凝結成巨大冰塊。當冰塊的重量達到一個限度的時候,便會整塊的下沉至海底。在巨大冰塊的擠壓下,深層溫度較高的海水就會被擠到表麵,於是形成不凍湖。但是湖水與寒冷空氣接觸一段時間後,湖水就會再次變成大冰塊,於是不凍湖就會消失了。

甚至還有一些科學家則認為:在南極的冰層下,有可能存在著一個由外星人建造的秘密基地,他們在活動時所散發的熱能將一塊地方的冰融化了。所以形成了不凍湖。

還有的科學家指出:這是一個溫水湖,在這水下很有可能有個大溫泉,這裏的水溫被它提高了,所以把冰給融化了。

這些都是科學家圍繞不凍湖的問題而提出的種種推測和猜想,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科學家能夠拿出令人滿意和信服的結論。

神奇的“吃”人樹

“吃”人樹

聽說過動物會吃人,沒聽說過有植物竟然也會吃人,可是確實有過這樣的說法。

法國人呂蒙梯爾和蓋拉兩人帶著他們的家人來到非洲內爾科克斯塔的莫尼斯克樹林中度假。呂蒙梯爾帶著自己的兒子歐文斯和蓋拉的兒子亞博去樹林裏撿枯木。呂蒙梯爾忽然聽見孩子的叫喊,在他向發出聲音的地方奔去跑出沒多遠的時候卻被一樟棵大樹吸住,最後脫掉衣服才得以離開。後來蓋拉太太好奇去看那棵樹結果被吸進一個樹洞,等到被發現的時候,她已經蜷成一團死去了。後來想將她的屍體搬出來時,屍體卻沒有了蹤影。

聽起來是多麼可怕的食人樹啊!有關專家分析,這裏的樟樹已有4000多年的壽命,直徑達6米。後來也有很多人相信,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真的存在一種會吃人的植物。

在非洲馬達加斯加的地方,有一種會吃人的樹,像一棵巨型的菠蘿,大約有10尺高,樹幹呈圓筒形狀,枝條像蛇一樣,當地人稱它為“蛇樹”。說這種樹非常敏感,當有鳥兒落在它枝條上的時候,就會很快被它的枝條纏住,沒多久鳥就不見了。

美國植物學家裏斯爾在1937年的時候,感受過蛇樹的威力:他的一隻手無意中碰到樹枝,手馬上被纏住,他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掙脫出來,可手背上的皮膚卻掉了一大塊肉。

還有在印度尼西亞的瓜哇島上,生長著一種叫“奠柏”的吃人樹。這種樹的枝葉很大,它的枝條又多又長,長的一直拖到地上,像快要斷了的電線,會在微風中搖曳。如果有好心人想要幫它把快要斷了的枝條綁好,那麼吃人樹就會不客氣地把人抓住,然後分泌出一種很粘的膠液,牢牢的粘住人再慢慢消化掉。隨後重新展開枝條,等待下一次“飽餐”的機會。有動物學家研究發現,這種樹是以腐爛的人和動物的屍體做養料維持生命的。可是雖然吃人樹很凶殘很可怕,可是當地人並不願將其砍伐毀掉,甚至對其加以保護。這種樹分泌出的粘液其實是一種極其貴重的藥材和工業原料,在當地不少人以此為生,還此而發財。當地人采集這種珍貴藥材時為了安全,在采集之前,都先養很多的魚,然後把魚一條一條地“喂”給大樹,吃人樹“吃”飽後就會變得懶洋洋,這時人就可以安然無恙地采集粘液了。

其實根據現有的資料可以知道,吃人樹依靠的武器是葉子上或枝條上分泌出的消化液。在雨水較少和缺少礦物質的地帶生長這些食肉植物,這些地區土壤呈酸性,缺少氮素養料,所以使得食肉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變小,甚至退化。為了得到氮營養,滿足生存的需要,這些植物就逐漸成了食肉的植物了。

不過,由於現在的環境不斷惡化,世界上食肉植物的野生棲息地被當代的農場、社區、球場代替。現在90%的食肉植物都已滅絕。

骷髏海岸

骷髏海岸

在1933年,有一名瑞士的飛行員諾爾從開普敦飛往倫敦時,飛機不幸失事,墜落在這個海岸的附近。有一個人指出諾爾的骸骨有一天一定會在“骷髏海岸”找到,骷髏海岸因此而得名。不過諾爾的遺體一直沒有發現,卻給這個海岸留下了這樣的名字。

骷髏海岸被當地人稱之為“土地神龍顏大怒”的結果,有這個稱謂是因為這裏一年到頭都難得下雨,還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最為幹旱的沙漠之一。這條海岸綿延在古老的納米比亞沙漠和大西洋冷水域之間,長達500千米,曾被葡萄牙的海員稱為“地獄海岸”,現在叫作骷髏海岸。

如果從空中俯瞰,骷髏海岸是一大片折痕斑駁的金色沙丘,從大西洋向東北延伸到內陸的砂礫平原。在海岸沙丘的遠處,由於風的作用把岩石刻蝕得奇形怪狀,好像妖怪幽靈,從荒涼的地麵顯現出來。在海邊,大浪猛烈地拍打著緩斜的沙灘,並且為沙灘帶來新的姿采,它把數以百萬計的小石子衝上岸邊,有花崗岩、玄武岩、砂岩、瑪瑙、光玉髓和石英的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