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大自然中的人間仙境(3 / 3)

到1997年,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已經完成了將大部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景點從政府森林改變成國家公園的任務,所有的這些包含有溫帶與亞熱帶雨林地區的國家公園或保護區都被重新命名,統稱為“澳大利亞中東部雨林保護區”,統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頤和園

頤和園

頤和園座落於北京西郊,是中國古典園林之首,頤和園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皇家園林之一,總麵積約290公頃。是世界著名園林之一。

北京西郊的西山腳下海澱一帶,泉澤遍野,群峰疊翠,山光水色,風景如畫。從公元11世紀起,這裏就開始營建皇家園林,到800年後清朝結束時,園林總麵積達到了1000多公頃,如此大麵積的皇家園林世所罕見。

這個由慈禧太後挪用海軍經費建造的園子,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環繞山、湖間是一組組精美的建築物,全園分三個區域: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以玉瀾堂、樂壽堂為主體的帝後生活區,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的風景遊覽區。全園以西山群峰為借景,加之建築群與園內山湖形勢融為一體,使景色變幻無窮。

萬壽山前山的建築群是全園的精華之處,41米高的佛香閣是頤和園的象征。以排雲殿為中心的一組宮殿式建築群,是當年慈禧太後過生日接受賀拜的地方。萬壽山下昆明湖畔,共有273間、全長728米的長廊將勤政區、生活區、遊覽區聯為一體。長廊以精美的繪畫著稱,計有546幅西湖勝景和8千多幅人物故事、山水花鳥,1992年以“世界上最長的長廊”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頤和園大約有四大景區。最東邊是東宮門區。這一帶原為清朝皇帝從事政治活動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會大臣的仁壽殿和南北朝房、寢宮、大戲台、庭院等。玉瀾堂是光緒皇帝的寢宮,後來又成為囚禁他的地方,現在還能看到當時修築的封閉通道的高牆。

中間高聳的萬壽山前山景區,建築最多,也最華麗。整個景區由兩條垂直對襯的軸線統領,東西軸線就是著名的長廊,南北軸線從長廊中部起,依次為排雲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等。佛香閣是全園的中心,周圍建築對稱分布其間,形成眾星捧月之勢,氣派相當宏偉。

最北部的後山後湖景區,盡管建築較少,但林木蔥籠,山路曲折,優雅恬靜的風格和前山的華麗形成鮮明對比。一組西藏建築和江南水鄉特色的蘇州街,布局緊湊,各有妙趣。

頤和園的水麵占全園麵積的四分三,特別是南部的前湖區,煙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樓閣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橋掩映其中;湖中3島上也有形式各異的古典建築;十七孔橋橫臥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處叫人過目不忘的景點,造型十分優美。

頤和園集中了中國古典建築的精華,容納了不同地區的園林風格,堪稱園林建築博物館。

頤和園中的主體建築是萬壽山上的佛香閣。佛香閣建築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閣高40米,有8個麵、3層樓、4重屋簷;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相當複雜,為古典建築精品。

回廊和角亭建築是園林的常用形式。頤和園的長廊長約728米,為世界長廊之最。廊上繪有圖畫14000餘幅,均為傳統故事或花鳥魚蟲。昆明湖東岸的8角重簷廓如亭,也是中國最大的。此外,萬壽山頂的無梁殿,全用磚石砌成拱頂,沒有一根支撐物,技術水平極高。

頤和園體現出的鑄造雕刻技術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東岸的巨大鎮水鐵牛,形態逼真,背上還鑄有銘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畫棟,精彩無比。

頤和園的建築風格吸收了中國各地建築的精華。東部的宮殿區和內廷區,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風格,一個一個的封閉院落由遊廊聯通;南部的湖泊區是典型杭州西湖風格,一道“蘇堤”把湖泊一分為二,十足的江南格調;萬壽山的北麵,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廟宇風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築;北部的蘇州街,店鋪林立,水道縱通,又是典型的水鄉風格。

基裏瓜考古公園及遺址

基裏瓜考古公園

考阿克·斯凱的都城自2世紀起就有人居住,城內擁有8世紀的許多建築傑作,以及使人印象深刻的刻有花紋的石柱和石刻的曆法,這些為研究瑪雅文明提供了精粹的原始資料。

這一考古地點是古典時期早期的前瑪雅人首都。這一事實的確認要歸功於從公元5世紀留傳下來的兩塊頗有紀念意義的石頭。瑪雅人最初受製於與之毗鄰的古潘國,古潘位於洪都拉斯境內,也是世界文化遺址之一。公元737年,瑪雅國王殺死了古潘國王,瑪雅人從此獲得獨立,這便是長達一個世紀的瑪雅輝煌時期的開始。其輝煌曆史的最後紀錄出現在建於公元810年的一座建築物上。

從審美學的角度看,這一遺址的價值在於其精湛的雕刻藝術,堪稱中美洲遠古時期的極品。遺址內有12個巨幅雕刻和13個紀念碑。這些用砂石而不是用金屬器具直接雕刻而成的紀念碑,是瑪雅人審美觀念和藝術技能的傑出代表。

主要建築群包括通向南部的雅典衛城和通向北部的大廣場,其周圍有許許多多的紀念碑。與其他瑪雅遺址不同的是,這些紀念碑與祭壇並無關係。成形於711年、寬度為10.66米的F紀念碑,是瑪雅人最大的紀念碑。在這些紀念碑上雕刻著國王,雕像挺直地站著,目光前視,頭戴鑲嵌羽毛的頭盔。

12個巨幅雕刻寬達4米,這些石碑保留了岩石的原始形狀,上麵刻有雙頭怪物,怪物的口中現出了瑪雅國王。

基裏瓜的石刻紀念物上還刻有迄今未被破譯的象形文字,推測其內容涉及社會、政治和曆史事件,根據這些內容,可大體勾勒出瑪雅人的生活、文化和曆史。尤其是F和D紀念碑,其形態的高雅和象形文字的清晰,在諸石中顯得尤為突出。

如今,基裏瓜考古公園已經對公眾開放,為了防止熱帶氣候的無情侵蝕,對碑麵加了保護。基裏瓜境內的瑪雅殖民地位於埃爾-蒙特瓜大山穀底部,每天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其精湛的雕刻藝術令人們歎為觀止,這無疑是瑪雅人最原始和最美妙的藝術世界。

巴塔考古遺址

巴塔是一個史前的遺址,靠近阿曼蘇丹國的一片棕樹林,並和周圍的遺址一起,共同組成了公元前三千年時最完整的村落和墓地的遺跡。

巴塔遺址位於巴塔村莊附近,距離伊卜裏30公裏。這處遺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三個百萬年,當時,這裏是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重要的石頭和青銅產地。其中,特別是一些墳墓的保存程度驚人的完好。人們在這裏所進行的挖掘工作已經表明了這裏對阿拉伯半島的早期文化的理解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處遺址可以劃分為三個獨立的考古地帶:第一部分恰好位於巴塔村以北,這裏有一處居民房和公共墓地的遺址,這座居民房是由5個由石頭砌成的塔樓和一係列呈矩形的房子組成的。公共墓地遺址處又劃分為兩個部分,即散布於岩石林立的山坡上的石墓和密密麻麻彙集於一起的呈“蜂窩狀”分布的石墓;第二部分是坐落於巴塔以西2公裏處的阿爾庫姆城堡;而在巴塔東南21公裏的地方,位於艾因的一群“蜂窩式”的墳墓則構成了第三部分遺址的景觀。

佩特拉

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是納米泰人沙漠商隊建立的城市,是阿拉伯、埃及、敘利亞腓尼基之間的交通要塞。佩特拉一半突出,一半鑲嵌在環形山的岩石裏,到處是小路和峽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遺址。古希臘建築與古代東方傳統在這裏交彙相融。

佩特拉約建於公元前300年。從佩特拉中部出發經半小時的山路便到達代爾,有人稱這為修道院,也有人稱之為廟宇。

這是又一座類似於寶庫的在岩石中建成的巨型建築――高40米,寬46米。入口高達8米,使得任何站在裏麵的人都顯得極其渺小。進入其中後有一巨室,石階盡頭是一壁龕,其中或許存放過一位神的塑像。持某種觀點的人認為,代爾是重要的進行宗教慶祝活動的場所。前麵的空地是專門容納前來朝拜的巨大人群的。提到佩特拉,很可能有人會脫口說出一名很熟悉的名言“一座玖瑰紅的城市,其曆史有人類曆史的一半。”這是19世紀的一個英國詩人J·W·柏根的一首詩裏的一句。幾年之後,當伯根去該地參觀後,他不得不承認當初所作出的此番描述是不確切的,佩特拉並非是玫瑰紅色的,它甚至不能稱為一座城市,卻更像一座紀念碑似的公墓――這兒的房屋可能是泥製的,現在已不複存在。

這裏有許多元法解答的問題,而神秘的氣氛使得這原已特別的地方更具吸引力。公元前6世紀,一支稱作納巴泰的遊牧部落控製了約旦阿拉伯幹河(意為一年中某段時間內河水泛濫的溝壑或幹灑穀)的東部,亞喀巴與死海間的一片長峽穀區域。由於控製了重要的貿易通道,納巴泰人變得強大而富有,佩特拉是他們的遺產。這處的墓碑群曾被當作是房屋,現在人們認識到這是些墳墓,開鑿於海拔914米的難以到達的岩石中。有的圖案細致典雅;有的是納巴泰特色的“階梯式”山牆壓頂裝飾,體現了埃及和亞述建築的風格。整個建築重點放在正麵,內部則是毫無裝飾的巨室。

公元106年,佩特拉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擁有廣場、公共浴室、劇場等所有古羅馬文化常有的建築。隨著古城巴爾米拉消沉了。幾百年中,佩特拉隻為當地部落的居民所知。

公元1812年,佩特拉被重新發現。當時一個名叫約翰·伯克哈特的瑞士探險者,能說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打扮得像一名穆斯林。他說服了當地的一位向導,表示希望能在一座墓前敬獻一頭山羊。有人謠傳說這座墓的附近有一座被埋沒有城市。那位向導帶著伯克哈特,沿著如今遊客到佩特拉的必經之路錫克-一條深陷在岩石的狹窄的裂縫――來到一座令人難忘的建築物前,其正麵寬27米,高40米。

這座建築就是“寶庫”。這一建築的設計風格與其說是納巴泰式,不如說是古典式的。盡管如此,寶庫仍是佩特拉最著名的紀念碑。正麵頂部的甕被認為曾是用來存放某位法老財寶的,以前許多的旅遊者曾嚐試用槍擊中這隻甕以獲取其中的財寶。

山穀在寶庫的一邊展開,展現出眾多的開鑿於岩石中的墳墓。這些墓由粉色的沙岩構成,也摻雜著很多其他顏色。有的碑上的雕刻暴露在風中,受到侵蝕而無法辨認。有足夠的考古學方麵的證據表明,早先的佩特拉既不是玫瑰紅的也不是類似鮭魚的粉紅色,而灰泥粉飾,與今天看到的情況完全不同。另一方麵,當人們沿著狹窄、隱蔽的錫克前進時,忽然間看見了陽光堅照射下的寶庫正麵,毫無疑問,這樣的經曆在任何時代都給人一種驚奇的感受。

高地另一段陡峭的山路通往阿塔夫山脊。在一片人造的高地上有兩方尖碑,山腰再往上一些是另一塊被夷平的地,約有61米長,18米寬。高地被理解成用於舉行祭祀儀式的地方。高祭台上是放祭品的地方,納巴泰人供奉兩個神:杜莎裏斯和阿爾烏紮。這裏的祭台有排水道。可能是用來排放血的,有跡象表明,納巴泰人曾用人來進行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