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雅,全名伊莉雅斯菲爾·馮·愛因茲貝倫,這個葉觀火需要仿佛念叨幾遍才能記住的名字。而且因為名字太長,所以一般來說都是簡稱為伊莉雅。
在他所知道的《Fate/Zero》的劇情裏麵,她是主角衛宮士郎的養父衛宮切嗣的‘女’兒,雖然看起來隻是一個稚氣漂亮的小‘女’孩,但卻是因為她是身體經過改裝調試的小聖杯的人造人,所以身體早早就停止了發育,一直保持著小‘女’孩的樣子。但從真實的年齡歲數來說,已經十八歲已經算是成年人的她卻是衛宮士郎的姐姐......雖然被她喊做大哥哥衛宮士郎從頭到尾都不知道這一點。話說,如果衛宮士郎知道的話,他應該不知道是表情吧?
‘性’格天真‘浪’漫,但因為型月世界的魔術師都是一幫‘性’格扭曲的‘混’蛋的緣故,從小就出生在魔術世家的她,八歲之前還有著父母疼愛,可之後因為第四次聖杯戰爭的緣故,母親死亡父親背叛家族。之後隻是被家族單純的作為一件開啟聖杯幫助魔術師達到根源的工具,沒有任何親情可言的冷酷對待。而且在十年後還背負著要殺死處決自己親生父親的命令。
該說不幸還是該說幸運,衛宮切嗣因為在第四次聖杯戰爭留下了重傷,在收養了衛宮士郎數年後就已經死亡,從而避免了弑父的局麵。隻是單純的參加第五次聖杯戰爭。
在這種糟糕的環境下,顯然沒有一個真正的去愛她的人,告訴她什麼應該做,因為這是對的;什麼不應該做,因為這是錯的;善惡觀無法得到正確的樹立。天真‘浪’漫之餘,她那清澈可愛的純真下,隱藏著讓人驚心的殘酷。
至於她的結局......
葉觀火依稀記得,似乎數個結局裏麵無論那個結局她最後都難逃一死。不是被某個金閃閃襲‘胸’掏心而死,就是自我犧牲而亡。雖然有一個結局裏麵她活到了最後,但僅僅是從描述來看,因為做為人造人身體進行很過分的改造,已經命不久矣,即便活著渡過第五次聖杯戰爭,也會在一年之內就壽命將近而死亡。
對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這結局還真是殘酷呢。要知道,即便是被稱之為人渣的某個綠‘色’海帶頭名為間桐慎二少年,雖然在大部分的結局中也是死於非命,但還是在少數結局裏麵,以重傷的代價活了下來。這讓人不得不感慨,命運這種東西從來就沒公平過。不過世界上就是如此,從來就沒有公平這個東西。何況她的命運,隻是某個作者早已經劃定好規定的軌跡——無論是歡笑還是淚水還是喜歡的人,都隻是被安排好的給觀眾觀賞的舞台劇。
讓人有點心疼。
但進入主神空間,可謂是命運的轉折點。
從樂觀來說,雖然進入主神空間需要在無限裏麵應對無數殘酷的挑戰,但卻避免了她原本注定早逝的注定命運,這裏有殺戮有殘酷有黑暗,但這裏同樣也有著夢想也有著希望有著光明,她即便最終倒下,也是破開了原本宿命,以自己的意誌決定了自己的路途,最後劃下人生的句號也應該是無怨無悔。
如果這麼想的話,某種意義上還是蠻勵誌的,算是傳播了正能量。但很遺憾,謹慎的人往往都秉承著某種悲觀的態度,在葉觀火看來,進入主神空間雖然避免了她注定早逝的命運,但說不定她最後的結局,還不如原本死在劇情裏麵幸福。
對於這種純粹是看個人是喜歡從悲觀還是樂觀去看,注定得不到標準答案的問題,葉觀火並沒有在這裏耗費太多‘精’力,他更多的是在思索旁敲側擊中獲得的情報,以這些零碎不成片段推演還原,把一些在陌生‘迷’霧中的東西的大概樣子給拚湊了出來。
‘我們不是型月隊’這個非常想讓人吐槽的隊伍名字是隊長遠阪時臣起的。而且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雖然‘我們不是型月隊’的四個隊伍人員,都是出自型月世界裏麵的人物。可他們並不是共通的一個世界,而是從各自不同時間軸的平行世界裏麵來的。
比如說伊莉雅是來自型月世界線A裏麵,在這個世界線A裏麵,遠阪時臣早已經在十年前的第四次聖杯戰爭中死亡。而阿爾托莉雅是來自另一個型月世界線B,在哪裏伊莉雅已經被某個被稱之為金閃閃,這個讓人看著外號就感到土豪之氣撲麵而來的最古之王,襲‘胸’挖心而亡。
至於遠阪時臣和言峰綺禮......
“他們兩個卻是很奇怪的來自同一個世界線呢。不過他們兩個對自己所在的型月世界線,發展成什麼樣子卻一直默契的閉口不談。為什麼不說呢?反正我的結局大概又是死掉吧?我都已經看開了的說......哼,一個虛偽一個‘陰’沉,他們兩個聚在一起準沒好事!說不定把自己所在的世界線禍害成什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