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漠王的恐懼(1 / 2)

慕容瑾和漠王兩人互不相讓,每一句話裏都帶著諷刺,這一番唇槍舌劍,也不知道能不能起到什麼作用,兩人卻是鬥得熱火朝天,好像隻要在口角讓贏過對方就可以完全決定此次漠族同大梁這場戰爭的最後結果。

當然,慕容瑾從來都沒有指望過真的拿這微不足道的勝利來當作最後的決戰,隻不過,口角上若是勝了,其所起到的作用卻決不僅僅隻是這一場勝利,更重要的是足以打擊漠族官軍的士氣,而一軍的士氣,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往往是交戰雙方致勝的關鍵所在。

“看來這個話題,你我隻怕是談不攏了。不如咱們來說說大梁如今的情勢,如何?”漠王微笑著,突然停了下來,轉而轉換了話題。

錦天這個人果然有一張利嘴,如果不是有所防備,且及時製止話題的繼續,在剛剛那一仗,他就幾乎輸的片甲不留了。可見,他先前確實還是小看了她,準備不夠充分。

不過,經此一役,他也絕不會再有所鬆懈,要想再占據上風,恐怕也不會那麼容易了。這個錦天,還真是讓他越來越想要搶在手裏了!

“大梁的情勢?可是,人家倒是很想同大王一起分析分析漠族如今的情勢呢!大梁方圓數萬裏,且一直占據著中原地區,地廣人多,資源豐富,能夠自給自足,從來都不需要靠著搶奪來保證百姓能不能過冬。漠族就不一樣了,每到冬季便受製於人。若是大梁邊疆的百姓將入冬的糧草藏匿起來,並且有數萬將士把守,漠族的百姓隻怕就難以存活了吧?”

慕容瑾勾著唇角,漠族是西北的少數民族,以打獵、畜牧業為生。可偏偏地處寒冷,一到動機,草場就會幹枯,直到來年春天才能長出青草來。這也就代表著,他們手裏所養的養牛無法飼養,無法存活。於是,每到冬天,便隻能來靠南一些的大梁來搶奪食糧。

若運氣好,碰到個沒用的中原王,那麼就多搶奪一些。若是運氣不好,就如這幾年,碰到梁王上官梁晨,他們的百姓就隻能忍饑挨餓,他身為漠王,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的子民一個個餓死在他的麵前,卻無能為力。

所以,這次,他才會大規模的出兵,希望能夠一舉拿下大梁,占據中原城池,這樣他們就再也不用擔心冬天的到來,也再也不用看著自己的親人餓死在自己的麵前了。

“話雖如此說,可我漠族子民卻不是會畏懼的民族。我漠族生活在大漠,常年的風沙磨練著我們的意誌,堅強著我們的軀幹。我們漠族子民各個驍勇善戰,上馬即可為軍。大梁可就不同了,大梁的文人居多,能夠上馬打仗的人實在寥寥無幾,若是說起這次這一仗來,孰贏孰輸,還是說不定的呢!隻要我漠族占領中原地區,以後的百姓生活就決不會再受環境的限製了。”

漠王說得信誓旦旦。隻要占領了中原地區,他們漠族的子民就不用擔心冬天的草場退化,牧場的馬牛羊也就再不會因為沒有食物而被餓死了。這些年來,他們已經受夠了這樣隻能用搶奪來的食物來決定這個冬天是饑是飽了,他們已經厭惡了每年的冬天都必須進行幾次搶奪的日子了。

每次搶奪之後,不管能不能搶到糧食,都會有親人朋友逝去,用生命的代價去換糧食,最後的結果卻往往是丟了夫人又賠兵,這叫他們如何能夠忍心?

“是嗎?如果沒有中原的種植技術,漠王真的肯定隻要漠族占領了大梁的地方,占據中原地區,就一定可以保證子民們豐衣足食,不再因為冬日的食物而為難嗎?要我說,隻怕未可知吧?漠族的百姓這麼多年來,代代相傳下來的都隻是畜牧的本領,馬背上的功夫。對於中原百姓所熟悉的種植技術卻是知之甚少。若是漠族強行占領中原地區,隻怕依舊會引起戰爭不斷,漠族的百姓們,不但無法解決冬日的問題,還得時刻擔心著大梁的軍隊會重新踏足中原,更遑論沒有中原百姓的教授,漠族要想在中原的土地上種出糧食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對於中原和漠族的差別,她是再清楚不過的了。若論打仗,隻要酒足飯飽,士氣相當,人數相當,一般的民族是沒有辦法同漠族抗衡的。馬背上生活的民族,絕不是那麼輕易就可以被打敗的。

他們不僅有強健的體魄,還擁有著其他民族所沒有的民族凝聚力,以及堅強的精神毅力,而恰恰是這些,決定了這個馬背上的民族能夠生存至今而沒有被打倒,也培養了他們好戰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