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不可綁架(1 / 2)

夏孟春老人沒個單位依靠,自己開了個小店度日。他開的惠民商店,賣的都是些日用雜貨、油鹽醋米,按說都是百姓生活所需,生意好做呀。可是這一帶這樣的商店太多了,他競爭不過別人,所以商店生意十分冷清,隻能勉強養活自己。難怪女兒歡歡也不願為他守店,遠遠地出外打工去了。

這天,夏孟春老人關了店門,蹬輛小貨三輪,去商城進貨。返回時,天下起了雨,三輪車下一個陡坡時滑進了溝裏,他被重重地摔了一跤,滿車的貨也傾倒在溝裏。他掙紮著,卻怎麼也爬不出溝。此時,一個年輕人經過這裏,趕緊下到溝裏將他攙扶了上來,又費盡全身力氣將三輪車拖上了路麵。年輕人不顧泥汙,將散落的貨物一件件地提了上來,整整齊齊地碼放在車上。見老人腿被摔傷,年輕人幹脆叫老人坐在車的一角,將老人和滿車貨物拉回了店裏。老人千恩萬謝,要留年輕人吃飯,年輕人搖搖頭說:“不了,我還有事呢。”老人忙問什麼事,年輕人說他要到勞務市場去找工作。夏老漢腦子一轉,說:“這不正好嗎,我店裏正缺人,你要是不嫌棄的話,何不在我的店裏當個幫手呢?”年輕人看老人行動不方便,確實需要人幫助,也就點頭答應了。

年輕人名叫耿鬆柏,是一個進城務工的農民。他留在了惠民商店,觀察了幾天店裏的生意後,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征得老人的同意後,耿鬆柏對店裏的經營方式進行了改革。首先是調低了零售價,每件商品總比別人要低上個幾角至塊把錢,但算下來仍有一定的利潤空間。耿鬆柏的經營理念很明確,就是要搞薄利多銷,他認為隻有把銷路打開了,商店才會有活力。再就是設一部訂貨電話,顧客需要什麼,隻要打一個電話就可送貨上門。同樣,對來店購物的老弱病殘,也主動幫他們把貨送到家裏。店裏還設立了意見簿和短缺商品登記冊,盡量聽取消費者的意見並滿足他們的需求。這幾板斧下去,果真回頭客越來越多,影響也越來越大,銷售額大增,利潤呈直線上升。

耿鬆柏見商店經營勢頭轉好,就向老人建議,乘此擴大店麵,將隔壁經營不善的店鋪盤過來,搞成一個小型的自選超市。夏老漢說:“好呀,搞超市的事我不懂,你就放手幹吧。”不到一個月,在耿鬆柏的精心運作下,一個嶄新的小型超市就開張營業了,生意好得出奇。可問題又來了,店裏隻有兩個人,又要管進貨,又要整理貨架、接待顧客,還得有專人守在收款機旁,人手顯然不夠。耿鬆柏向夏老漢提出過幾次,要求增加人手,保證小超市的正常運行,可夏孟春總是以“等等看吧”為理由搪塞。不久,夏老漢的女兒歡歡回來了,歡歡是被父親叫回來的,一回來就投入超市的工作中,耿鬆柏這才明白老人的心思,原來他是不放心外人來參與超市的經營。

其實夏孟春老人的心思遠不止於此,他是看上了這個善良正直而又聰明能幹的小夥子。他不僅是要耿鬆柏為他打理生意,更是想招耿鬆柏為上門女婿,好為他傳宗接代、養老送終。隻有女兒才能拴住耿鬆柏的心,叫歡歡回家僅是他實現美好願望的第一步。

夏歡歡回到家,經父親的點撥,竟很讚同父親的主意。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接觸,她也喜歡上了這個樸實機靈的小夥子,就主動地關心起耿鬆柏來。耿鬆柏呢,自然也喜歡上了這個漂亮熱情的小阿妹。

歡歡戀上了耿鬆柏,心裏可急呢,幾次催著父親盡快操辦婚事。夏老漢看看火候也差不多了,就向耿鬆柏提出了完婚的要求,耿鬆柏卻遲疑了:“王叔,我還不想這麼早就結婚。我進城來主要是來掙學費的。我已經連續兩屆考上了大學,因為交不起學費,才沒讀成。我太想讀大學了,等我大學畢業後再考慮和歡歡的婚事吧。”夏老漢當下便有些不快。歡歡可有些不放心,私下裏問耿鬆柏:“鬆柏,是不是你一讀完大學就一準兒和我結婚?”耿鬆柏說:“我怎會食言呢?隻要你是忠於我的,咱們肯定結婚。”歡歡溫順地低下了頭:“好,那我等著你!”

這天,超市裏缺貨較多,耿鬆柏就和歡歡一道去進貨。進入商城,歡歡說她要去方便一下,叫耿鬆柏先到開票處等著。耿鬆柏等了許久,都不見歡歡來。耿鬆柏不解了:難道歡歡自個兒進了貨回家去了?他趕忙向店裏打了個電話,夏老漢告訴他歡歡沒有回來。耿鬆柏這下慌了神,他把商城裏裏外外找了個遍,也沒見歡歡的影兒。耿鬆柏回到店裏,又和夏老漢一起去找歡歡,把該找的地方都找遍了,也沒找見歡歡。等到第二天,仍沒有歡歡的消息,兩人隻得報了警。

派出所很重視這個情況,立即派出警力幫助尋找夏歡歡。警方首先懷疑的對象就是耿鬆柏,認為他為了盡快籌到學費,極有可能趁進貨之際,將貨款從夏歡歡手中騙過,然後夥同他人將夏歡歡拐賣或者綁架。耿鬆柏辯解說,兩萬元貨款一直都在歡歡手裏,沒過過我的手,況且我怎會有要把老板的錢財據為己有的念頭呀?夏孟春也不相信耿鬆柏會做這樣的事,他說:“要是耿鬆柏昧著良心貪財的話,他早就卷款走了,何必等到今日?”警方通過調查,排除了耿鬆柏作案的可能。後來,警方又了解到夏歡歡在回家前,曾在打工之地處了一個男友,名叫劉洋。通過調查和了解,也排除了劉洋作案的可能。夏歡歡到底到哪裏去了?她的去向成了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