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禦駕親征(1 / 2)

第113章 :禦駕親征

安娜的弟弟卡爾·阿瑪利亞接到姐姐的求援信後親自求助蘇門答臘總督,總督將管轄內的所有港口的戰艦交給了卡爾·阿瑪利亞,讓他幫助這位在歐洲出了名的大英雄。

“如果腓力二世失去了他,那比無敵艦隊全軍覆沒還要慘痛,所以我將這裏的艦隊全部交給你,你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證他的安全。”蘇門答臘總督對卡爾·阿瑪利亞說道。

在呂宋,西班牙駐呂宋總督接到了汪直的求援信後命令運金船艦隊司令亨利率領運金艦隊和所有的呂宋港口戰艦出發前往南黃島支援汪直。

神宗到達劉家港後又嫌他的旗艦內部裝飾太差,這樣又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裝飾戰艦,一切準備妥當後神宗皇帝登上旗艦開始他的人生第一次禦駕親征。

出師前,神宗皇帝先是祭拜媽祖,儀式完成後三百艘大小戰艦浩浩蕩蕩的從劉家港出發,旗艦是巨型寶船“神武”號,這艘船在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沒有被使用過,因為鄭和是個太監,沒有資格乘坐比紫禁城皇極殿還大的巨型寶船,這艘船原本是給當年的明成祖準備的,由於各種原因成祖一直沒有用上,現在成了神宗的座駕。

出師當天陰風瑟瑟,一群烏鴉從艦隊上空飛過,海灘上有數十條鯨魚莫名其妙的擱淺在那裏等待死亡,文官們都認為這是不祥之兆,紛紛要求神宗率艦隊返回劉家港擇日出師,但救妃心切的神宗卻對這些根本不予理會。

汪直已經從魔鏡上看到了這一切,不過明軍水師抵達南黃島還要幾天的時間,而支援汪直的各路艦隊已經在明軍出發之前到達了南黃島。

無論從人數、噸位、火炮數量還是艦船數量上來講汪直都是三方中最弱的一方,他唯一的一點優勢在於可以利用南黃島上的炮台為艦隊一側做掩護。

此時汪直有各類戰艦一百二十餘艘,其中隻有六十艘是他自己的,當中的多數是俘獲的福建水師戰艦,剩下的六十艘來自西班牙支援艦隊。連駐守在島上的士兵算上,汪直才兩萬人,其中六千西班牙士兵和水手,一萬人是上次戰鬥中投降的士兵,而他自己的原班人馬隻有四千餘人。

明軍這邊陣容龐大,神宗的大殺器“神武”號巨型寶船排水量兩萬兩千噸,船體采用設計理念超前的縱骨架式雙層底結構,骨架全部采用大馬士革鋼(镔鐵)製造,內部設有23個隔水艙,隔層全部采用鐵來鑄造,(難怪現代人複原不出來這麼大的木質帆船,其實人家是鋼鐵的。)寶船的內層船底和船舷是镔鐵製造,為了防止船體生鏽,巨型寶船的外層船底和船舷是質地比鐵還堅硬一倍的雲南鐵樺木,所以從外表看其實是一艘木質帆船。水線以上一共8層戰鬥甲板,船身長151米,隻差“黑珍珠”號9米,裝載大小火炮八百門,官兵四千人,有九根桅杆和十二張帆,輔助動力是兩百支旋轉長櫓,這種長櫓入水深,多人搖擺,櫓在水下半旋轉的動作類似今天的螺旋槳,推進效率高。

除此一艘巨型寶船之外還有四千噸級的木質大號寶船十艘,兩千噸級的木質中號寶船二十艘,一千噸級的小號寶船四十艘,五百噸的快速戰船八十艘,為戰艦補充兵員的運兵船六十艘,運載糧食和淡水的運輸船六十艘,運載彈藥的運輸船三十艘,總兵力五萬,艦隊總噸位21.2萬噸。

再看豐臣秀吉這邊也毫不遜色,一共有三千噸級的巨型鐵甲安宅船一艘,兩千噸級的大型鐵甲安宅船十艘,一千噸級的中型鐵甲安宅船三十艘,五百噸級的小型安宅船六十噸,兩百噸級的關船一百艘,一百噸級的快速戰艦小早船兩百艘,負責運輸物資的五十噸級桷船一百艘。總兵力四萬,艦隊總噸位12.5萬噸。

汪直從魔鏡上看著這兩隻龐大的艦隊產生棄島逃跑的念頭。

若跑,除了威嚴掃地,更重要的是他在東亞將沒有立足之地,海上絲綢貿易也將斷了貨源。若戰他必將全軍覆沒葬身大海。

兩天過去了,軍官們還是拿不出好的禦敵方案,而明軍艦隊次日清晨便會抵達,到中午時分東瀛艦隊也會到達附近海域。

夜幕下汪直獨自站在碼頭上眺望著大海。

“大海啊大海,你總是潮起潮落反複無常。”汪直看著大海感慨道。

看著汪直一籌莫展,馬湘蘭拿著一件披風走了過來。

“王爺,海邊涼,快把衣服穿上。”馬湘蘭關切的說道。

“愛妃,你說這場仗我能打贏嗎?”汪直問馬湘蘭。

“王爺是海中蛟龍天下無敵,在海上沒有人可以戰勝王爺。”馬湘蘭說道。

“哎,當年西楚霸王也是天下無敵,可最後落得個兵敗垓下。”汪直憂愁的說道。

“王爺智勇雙全,項羽是不能及的。”馬湘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