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殘疾人事業得到長足發展(1 / 2)

銅川市殘疾人聯合會

銅川市殘疾人事業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起步發展。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殘聯組織“代表、服務、管理”的職能,以加強基層工作和改善殘疾人基本生活狀況為重點,堅持每年為殘疾人辦十件實事,實施了一批改善殘疾人生存生活狀況的項目,重視殘聯組織建設,使殘疾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取得了長足發展。

殘疾人康複工作成效顯著。殘疾人康複服務體係基本建立。我市現有各類殘疾人57000餘人,占全市總人口的6.7%。全市建成縣級以上殘疾人康複機構14個。市聾兒語訓部2002年3月開班以來,語言訓練成果突出,接受訓練的70餘名聾兒進入普通小學隨班就讀,8名聾兒考入陝西省自強中專學校。2005年12月,我市配合中央電視台、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成功舉行了“西部貧困聾兒救助行動啟動儀式”大型電視直播活動。爭取到台灣王慶祥基金會等組織的資助,為我市7名聾兒實施了人工耳蝸手術,為患者減免費用100餘萬元。爭取到台灣曹仲值基金會等組織為我市殘疾人捐贈輪椅1000餘輛。邀請省殘聯“複明一號”眼科流動手術車和省殘聯扶貧醫療隊實施複明手術800餘例,各級複明中心完成白內障複明手術4000餘例。開展了“社會化、開放式、綜合性”精神病防治康複工作,為1000名貧困精神病患者免費服用價值36萬元的藥品,為55名貧困精神病患者每人提供3600元的免費住院治療。市殘聯、印台區殘聯、耀州區分別被評為全省殘疾人康複先進集體和先進區縣。印台區被國家民政部、衛生部、中國殘聯等部委授予全國殘疾人社區康複示範區。

殘疾人教育有了新發展。全市形成了以特殊教育機構為骨幹、普通學校特教班和隨班就讀為主體的殘疾人教育新格局。全市各區縣普遍出台了扶助殘疾學生就讀的優惠措施。市殘聯爭取到各類助學資金20餘萬元,扶持殘疾兒童少年300餘名,扶助貧困殘疾大學生12名。

殘疾人就業工作成績突出。通過各類培訓機構對9400名殘疾人進行了不同層次的技能培訓。培訓盲人200人次。扶持盲人開辦了4個按摩點。我市代表陝西在全國盲人保健按摩總決賽中獲得團體一等獎,個人一、二等獎3個。我市在陝西省第三屆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了美容美發、男服製作、盲人保健按摩3個項目的第二名和手工編織、電子製作2個項目的第三名,同時獲得省殘聯、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頒發的優秀組織獎,並有2名選手代表陝西省參加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其中男服製作選手蔣世傑獲得“拚搏獎”。殘疾人荊銅川、王秦君在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好成績。在全國殘疾人勞服企業產品展銷會上,我市獲得產品展出一等獎。我市被評為全國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紮實有效。廣泛開展幫包帶扶活動,動員社會力量,解決貧困殘疾人溫飽,使15000名殘疾人得到扶持。投入資金20萬元,扶持200戶殘疾人開展種養業、加工業等家庭副業,改善了他們的生活。開展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使350戶殘疾人居住條件得到改善。配合民政部門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提高了殘疾人的低保金標準。

文體活動碩果累累。我市在全省第四屆殘疾人文藝彙演中取得了戲劇小品類2個一等獎、舞蹈類1個二等獎、3個優秀獎和團體第三名的好成績。在由省作協和省殘聯舉辦的全省首屆殘疾人詩歌散文大賽上,我市肢殘女青年韓文惠、劉愛玲分別獲得詩歌、散文類2個一等獎,二等獎和優秀獎各1個。劉愛玲創作的長篇小說《把天堂帶回家》獲得了由國家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等部委頒發的“奮發文明進步獎”。殘疾人李明的木雕作品在全省參展獲得了一等創作獎。殘疾人範誌君的剪紙作品在全國獲獎後又兩次在日本獲獎。殘疾人喬國華的書法作品在全省殘疾人書法比賽中獲得二等獎,作品並被選送到日本、香港、上海等地展出。在全省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暨首屆特奧會上,我市獲得了18枚金牌、7枚銀牌、18枚銅牌和團體總分第六名的好成績。我市殘疾女運動員許豔琴、芮倩在國際、國內大型射擊比賽中獲得了5項團體冠軍,2項團體亞軍,3項團體第三名,個人冠軍2個,其中許豔琴在2004年雅典第十二屆殘奧會上獲個人射擊第五名,這是我市運動員首次出現在殘奧會上。我市肢殘運動員左天祥、辛強在全國殘疾人射箭、田徑錦標賽中分獲射箭銀牌和田徑第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