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我市檔案事業長足發展(1 / 2)

白誌清

從1958年9月27日銅川市檔案館成立到現在,銅川的檔案事業經曆了50年的發展曆程。特別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檔案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銅川的檔案事業也和其他各項事業一樣,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抓檔案基礎建設確保檔案的安全與完整

檔案館庫、檔案設施建設是檔案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十分重視這項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使全市的檔案保管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特別是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檔案館庫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市各區縣、專業檔案館均建成了符合檔案保管條件要求、滿足檔案工作發展需要的新檔案館。截至2007年底,全市檔案庫房麵積已達4622?O,比八十年代初增加了兩倍。為了保證館庫的安全和檔案的安全存放,各級各類檔案館在興建檔案館庫的同時,還在更換檔案裝具,調節、控製庫房溫濕度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並且建立健全了檔案安全保管的相關規章製度,配備了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達到了檔案庫房“八防”要求,確保了檔案的安全與完整。

抓檔案資源建設豐富館藏門類與內容

隨著《檔案法》的頒布和實施,檔案工作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了體現,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利用檔案的需求越來越多,進一步加強檔案資源建設,豐富檔案館藏內容已經成了擺在檔案部門麵前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全市各級檔案部門狠抓了檔案資料的征集、收集工作,同時還加大宣傳力度,鼓勵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向檔案部門捐贈檔案資料。經過廣大檔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一大批珍貴的檔案資料被接收進各級各類檔案館。截至2007年底,全市各級各類檔案館館藏檔案375個全宗,案卷256769卷,文件級檔案31142件。館藏錄音、錄像、影片檔案139盤;照片檔案5929張;底圖395張;電子光盤檔案6盤。館藏圖書資料37648冊。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市各級各類檔案館的館藏檔案的門類也在不斷增加,並日趨齊全,除保存有文書檔案和科技檔案外,還館藏有一定數量的實物、人事、會計、人口普查、工業普查、新聞以及名人、名優產品、名勝古跡等門類的檔案。與此同時館藏檔案的載體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除傳統的紙質檔案外,全市各級各類檔案館均存有數量不等的聲像檔案、電子光盤等載體檔案。至此一個結構基本合理、門類相對齊全、內容豐富的檔案館網已在我市基本形成。

加強規範化管理?提高檔案管理的整體水平

檔案事業的基礎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檔案工作。全麵加強和規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檔案管理工作是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1979年市檔案局成立後狠抓了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檔案管理工作,深入基層開展業務指導。特別是1988年國家檔案局開展的企業檔案管理升級活動,對促進我市企業檔案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階,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據統計,在1989~1998年的企業檔案管理升級達標活動中,全市共有46家企業檔案管理升級達標,其中國家二級3家,省級先進4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