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堂弟過後,就在也沒有人阻攔了,很快就來到的正房,而爺爺奶奶也都在,主位上麵,而新郎帶著媒婆走了進去,拿出單子之後,開始嘀咕了起來。
張勇看到這裏估計也就是彩禮什麼的,就在外麵看著,本來新郎還是要帶一個嫂子的,但是新郎沒有嫂子隻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所以小姑子和大姑子不能來,隻能帶一個媒婆過來新郎親自和嶽丈說了。
接下來就容易多了,老爺子的彩禮是隨心的,想給閨女的話就並入嫁妝,不想的話就留了下來,很快老爺子就出來,宣布彩禮並入嫁妝單中,接下來是讀單。
也就是當著娘家人和夫家人宣讀嫁妝和添嫁還有發嫁的單子,這個主要還是讓在坐的人做個個見證,主要是嫁過去後在沒有新娘的同意下夫家是不可以動用嫁妝,如果動用的話新娘就可以告到衙門中他們是需要坐牢的,還有一個就是村民心目中的炫耀吧了。
嫁妝的話就是一百兩銀票,在宣讀者確認後才宣讀,在就是並入的彩禮,什麼衣服兩套,或者鞋子,或者布匹什麼的。
在就是發嫁,發嫁就是娘家哥哥在婚禮前一天去布置新房,而且裏麵的東西全部幫忙辦置,在來的時候新郎就讓宣讀禮單者確認過後才會宣讀。
之後就是添嫁,就是張勇的金首飾還有朋友送的普通鐲子簪子還有腰帶什麼的一一的宣讀完畢。
而宣讀禮單的人必須要見識廣,眼光獨到者,比如宣讀者不認識這個東西,在確認後這個東西價格卻是非常高,那他這個宣讀者要賠損新娘的損失等等。而宣讀者也不是白來的,需要重金去聘請過來宣讀。
等禮單宣讀完畢後,就是金童玉女引路,也就是在房間中蓋好蓋頭,牽一條紅色的綢緞,讓金童玉女帶到房外,而送到新郎手中。而新郎則是領著新娘上花轎。
當宣讀者完畢後下麵的那些婦人就開始議論了起來,無他嫁妝和發嫁還有添妝都太豐富了,總共加起來足夠五百兩銀子,五百兩銀子能幹什麼,一畝水田在這裏是二兩銀子,算一下能買多少畝地。
“你們知道那金首飾是誰添妝的,夜雲丫頭還認識有錢人不成?”一個村民問道。
“不是,聽建軍家的說這套收拾是大孫子給添妝的,而且還給建軍家的還有大山家二山家每家都有一套金首飾,聽說是邊讀書邊賺來的錢。”一個知道內情的婦女說道。
“不會吧,大山家的兒子好像才八歲,八歲就能賺錢了。”另一個婦女也不相信道。
“具體是不是大山兒子,但是今天早上卻是見過建軍家婆媳都帶著金首飾,那個叫好看,耳墜還有項鏈,還有戒指加起來估計一千多兩銀子。”知道內情的婦女再次說道。
“這麼厲害,大山家的定親不,如果定親我家閨女長得好看,而且還知書達禮。”最開始問話的婦女打聽到。
“別打聽了,那小子才八歲,你女兒多少了。估計有十二歲了吧。”另外一個也插話道。
當二丫和小石頭穿著大紅色的衣服一人拉著一頭帶著新娘走出來的時候這些婦女才停止了談論。
在新郎接過紅綢子後,沒金童玉女一人一個紅包,這也算是引路錢又叫賜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