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2)

不知有人提供了線索,還是電視台信息靈通,過了兩天,電視台果然來人了。

那輛黑色采訪車,車身噴著白字,很引人注目,它一停在樓前就吸引了不少圍觀的人。張秀清頭一個迎上去問:“是來照李枝榮家撿孩子的事吧?我領你們去,就在前麵……”

“謝謝阿姨。”打開車門的一個小夥子說,“你上來,咱一起去。”

張秀清不好意思地說:“就幾步路,還坐什麼車。我告訴你,往前麵走,再過一棟樓……”

車停下後,張秀清趕過去:“就這兒,老兩口都是菩薩心腸,品德高尚,可要好好宣傳宣傳……老尚哎——電視台來了,快開門!”

李枝榮家住二樓,聽見喊聲,李枝榮就開門到樓道裏迎接。尚翠菊走不動,就爬到窗台上向下打招呼,蒼老的臉笑成了一朵花。

屋子不大,一下子進去七八個人,顯得很擁擠。尚翠菊拄著拐杖腳尖一點一點地去找茶杯。小夥子勸住了她:“大娘別動,小心碰著你的腿,請坐下。我們是電視台‘親情傳承’欄目組的,我是記者張揚。有人提供了你家感人事跡的線索,今天我們是專程來采訪。咱們抓緊時間,現在開始吧。來,這樣,你抱上孩子坐這兒,大爺坐這兒……”

在張揚安排布置的同時,攝像記者已經做好準備,燈開得賊亮,帶著一片熱氣。兩位老人有點緊張,表情拘謹,臉上居然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張揚說:“哎,你們先別打燈,老人家還沒適應。咱們先隨便談談……”同時已經暗自開了錄音機,“二老放鬆點,別緊張,自然一點,不要管他們。你們先說說撿孩子的經過吧,誰先說?”

老兩口平靜下來了,你一句我一句地說了說這幾天發生的事,情緒越來越好。在他們談話的時候,照相機已經閃了好多次光,攝像記者也開了燈錄了好些鏡頭。

張揚又問:“大娘,看來你們身體都不太好,你還打著石膏。再說,你們經濟上很困難,還供倆孩子上學。在這種情況下,李大爺還給你撿回來這個孩子。請問,你對這事是怎麼想的?”

尚翠菊急了:“我覺得老頭子做得對,我堅決支持他。要是他看一下就走開的話,回來我饒不了他!那是見死不救嘛,和借刀殺人一樣!沒良心,連人性也沒有!這女孩是一條命,將來說不定像花木蘭、穆桂英一樣,能給國家幹出大事呢!你笑甚,這是實話!我們再困難,也要想法撫養她長大成人……”

張揚問:“剛才你說你們的大女兒有病,是什麼病呢?”

尚翠菊眼裏湧出了淚水:“唉,孩子多災多難,小時候身體就不好。眼看大學就要畢業了,最近又發現了這病,說是白血病……”

張揚說:“遇到這麼大的困難,你還堅持收養這孩子?”

“堅持,既然撿回來,就是我們的女兒了,大女兒的病要看,不能讓她失學,小女兒也要養大!咱不能沒有良心!”

張秀清忙插嘴:“都要像這兩口子的人品啊,咱們早到共產主義了!我就想不通,那扔掉孩子的人是怎麼想的。從懷胎到出生,遭的什麼罪呀,好容易生下這麼個好孩子,怎麼就像扔破爛一樣扔了呢?好像不是她身上掉下的肉!作孽呀!我說你們把這事多播上幾次,教育教育這些狼心狗肺的人!”

“人的素質相差太大了。”一個小夥子插嘴說,“李師傅抱上孩子往回走的路上,就有人說他是神經病,吃飽了撐的,那麼老了要那野孩子幹啥!李師傅聽了不但不在乎,還說非把這孩子撫養成個人樣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