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1 / 2)

新聞天天發生,視角各有不同。

從李枝榮家引出的這種一家有困難,八方來支援的風氣,本來是件大好事,然而被一些熱衷於製造和傳播小道消息的歪嘴和尚一念再念,卻變成了另外一本“經”。李枝榮丟了收音機,這些天沒時間去傳達時政要聞了,這些人就占領了那塊陣地傳播自己編造的小道消息。

且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這兩口子真是神經病,快進火葬場的人了,還要撿一個沉重包袱背上!”

“出風頭唄!用當今的時髦話說,就是作秀,表明他們善良,有愛心嘛……”

“可別小看這一招啊,老李頭家可發財了,群眾捐了好多錢,政府也資助了不少,這幾天進錢如流水……”

“聽說好多單位都捐款了,少的也有千二八百的,多的就說不清了!”

“難怪老兩口硬要抱養那小東西,原來是想發小孩兒的財!聰明,這行當要比拐賣兒童冠冕堂皇得多,又當英雄又賺錢,雙贏啊!”

“是呀!人家是撿了個活聚寶盆,名利雙豐收。多少人都看到這孩子了,就是不敢撿,怕燒手。老李就敢。這叫有眼光,有膽量,生財有道!”

“那叫命中注定!該你得的財跑不了,不該你得的財撈不到!”

……

這些見錢就患上紅眼病的人,閑著沒事難受,總要瞎胡諞些風涼話。這些流言蜚語是帶了病毒的,又是空氣傳播,還真有一定的傳染性,幾天來在興旺小區滾雪球似的交叉感染了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

他們的臨床症狀主要是:

一、體溫下降,原來熱情讚揚老李家人品好,現在低了好幾度,開始冷眼旁觀。

二、行動遲緩,原來打算資助一點什麼,現在不去了,開始等待試探。

這些人來回走動,反複念叨,把興旺小區變成了“疫區”,使曾經刮起的那股敬仰好人、崇尚和諧的熱風級別至少下降了兩級左右。在他們的影響下,興旺小區很快就似乎恢複到沒有發生撿孩子事件以前的那種狀態。

緊接著,李枝榮家裏就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這件事的發生對這些馬路消息的製造和傳播者來說,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事發那天,興旺小區裏貼出了幾張《因檢修線路停電一天》的通告。晚上所有街巷都沒有了路燈,家裏一片漆黑,家家都不得不臨時點上蠟燭。整個小區就像回到了秦漢時代,古樸、寧靜而肅穆。沒有電燈,就像瞎了眼睛。沒有電視和電腦,也使人無聊。所以,除了有孩子做作業等特殊情況,多數人不到睡覺時間,差不多就鑽進了被窩,外麵行人就更少了。

夜深人靜以後,有兩個歹徒爬上二樓去,把李枝榮家的窗戶撬開進入室內。這時老兩口和小苗寧都已進入甜蜜的夢鄉。那兩個歹徒進入室內後就地取材,捏著他們李家的手電在家裏亂翻,驚醒了夫婦倆。但是還沒等他們呼喊,其中一人已把鋒利的刀子對準他們,凶狠地低聲嗬斥:“不許吭聲!不許動!不然宰了你們!”尚翠菊哆嗦著不敢動了,李枝榮站起來本能地護住苗寧,也不敢多動了。兩位受驚的老人眼巴巴地看著兩個家夥翻箱倒櫃,把家裏的東西裝進一個袋子裏。

這時持刀賊又威脅李枝榮:“說!錢放哪兒了?”

李枝榮憤怒地回答:“你們全拿上了,還要命嗎!”

兩個歹徒見李枝榮口氣硬了,也不敢拖延,急忙順門逃走了。臨出門時還不滿地罵了一句:“真他媽的失望!老家夥太滑頭,不知把錢藏到哪兒了!”

李枝榮喊著,迅速爬到窗戶上向下看時,隻見微弱的月光下停著一輛客貨車,一個人正把梯子往車上放,下去的兩個人很快像野狼進窩似的鑽進車內,隨即便聽見發動機的響聲。

李枝榮家裏沒有電話,等他以最快的速度趕出去叫起對門鄰居報案時,竊賊早已逃得無影無蹤了。鄰居趕快給門衛打電話,叫門衛把住門,但門衛說車已經開遠了……

很快,公安局和派出所的民警都來了。他們對現場進行了拍照、印跡提取後,讓失主檢查損失情況。李枝榮這才發現家裏所有的現金共計一千二百多元,連同放錢的鋁飯盒一起被盜走了,還順手牽羊,把好心人送來的幾套新童裝、幾袋奶粉,全部拿走了。雖然數額不算大,但是他們家沒有存款,這就是他家的全部財產。尚翠菊氣憤又心疼,當下就流下了眼淚。

李枝榮幾乎要掉淚,但為了給老伴寬心,硬擠出幾句順口溜:“如今奇事天天有,半夜小偷上二樓,閻王不嫌小鬼瘦,全部家底一把摟。老伴你先別發愁,愁一愁就白了頭。法網恢恢可不漏,盜賊一定難逃走……”

尚翠菊斜了他一眼說:“哎呀,家裏都這樣了,你還有心思說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