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芻議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策略(1 / 2)

芻議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策略

環境構建

作者:黃國剛 沈偉明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計算機多媒體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越來越頻繁地走進了課堂,而這種信息技術的應用,也使得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一係列的變革。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顯然已經成為了教育教學改革中一抹亮麗的色彩。

數學是初中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程,它是一門研究客觀物質世界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因此,與其他的學科相比,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並且它的應用範圍也是非常之廣泛。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引入,使得數學課堂模式發生很大的變化。與傳統的教學工具相比,多媒體信息技術具有很多的優勢。因此,數學教師一定要牢牢把握這個改革的契機,科學地利用多媒體工具,使得信息技術能夠與數學教學活動實現有效的整合。

1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策略

1.1 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如果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說就算成功了一半。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師往往習慣於采取灌輸式的教育模式,這種枯燥的教育模式不但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容易引發學生的厭學情緒。而自從有了多媒體工具,就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工具的生動、形象、直觀等優勢,為學生創設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教學情境,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還能夠在興趣的驅使之下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和探索,從而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圓的定義之前,就利用多媒體工具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動畫片:森林裏要召開動物大會,各種動物都乘車前往參加會議,這些動物所乘坐的車中有的是三角形車輪,有的是四邊形車輪,還有的是圓形車輪,結果在各種各樣的車子中,隻有圓形車輪的車在平穩快速地行使,而其他形狀的車輪上的小動物被顛得東倒西歪,還有的動物被顛的掉下了車。看到這段滑稽的動畫短片以後,很多學生都被逗樂了,筆者接著再不失時機地提出問題:為什麼隻有圓形車輪的車子可以平穩地行使,而其他形狀車輪的車子無法平穩行駛呢?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開始進入到積極的思考狀態。就這樣,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給學生創設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而學生則在這個輕鬆的教學情境之下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

1.2 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把抽象的問題直觀化

在初中數學中,有些知識相對來說是比較抽象化的,而這對於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初中生來說理解起來就具有一定的困難。當麵對這些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把一些抽象虛無的知識用多媒體工具給模擬出來,使得這些知識能夠實實在在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這對於學生的學習將會大有裨益。

例如,在學習到“圓的概念”這部分的知識時,很多學生由於思維慣性,對於“圓”這個概念總是感到含混不清,腦袋裏總是一團迷霧。而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取一根繩子,把一端固定在黑板上,另一端繞在粉筆上,然後拉緊繩子,並使它圍繞固定的端旋轉一周,觀察這樣運動所形成的圖形,兩端點的距離是否始終相等?由於操作要求比較高,畫出來的圖形可能有誤差,不利於學生理解。更好的方法是運用幾何畫板,把線段OP的一個端點O固定,使線段OP繞著點O在平麵內旋轉一周,另一個端點P運動所形成的圖形叫做圓。用計算機模擬的方式把點的一步步動態的軌跡清楚完整地展現在學生的麵前,這樣學生腦袋中的迷霧自然就會散去。

1.3 利用多媒體工具突破教學活動中的重難點

重難點知識往往是一節數學課的核心內容,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往往會用反複強調、反複練習、做標記等方式來給學生強化重難點知識,雖然也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這種方法往往既費時又費力。且對於一些難點內容,即使教師反複講解,依然有很多學生理解不了。而教師一旦把多媒體工具引入數學課堂,就可以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來幫助學生快速有效地突破重難點知識。

例如,在講到“二次函數”這部分的內容時,關於二次函數的三要素開口方向、頂點、交點就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重要的內容,即使教師反複強調,很多學生還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 采用拖動a、b、c的方式對不同的二次函數的開口方向、頂點、交點進行演示,然後讓學生在大量的二次函數圖象中自己摸索總結出相關規律。這種通過自己探索總結所獲取的知識比起教師直接講授會給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並且通過多媒體工具所設計的圖象,由於畫麵生動,會對學生的大腦產生更大的刺激,從而有利於學生對於知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