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窮碧落接天映,兩處茫茫浮生量。
臨水妖妖,畫如千裏暮雲,冰鑑青塚,正是鄰家愛恨。
柳蘇玫將眸子投向微波粼粼的湖麵,清晨的露水日光因水波蕩漾而刺痛了她的眼睛。
天還不曾大亮她便帶著芷兒從禪房裏出來,寺院的尼姑們還在上早課,大抵是聽師尊講些禪道經文,芷兒還困著,一路上也埋怨個不停,柳蘇玫也知道,宮中為奴為婢的再辛苦,也終究有個盼頭,到了年齡也便可以出宮謀個差事活計了,卻不比寺廟裏清湯寡宿的更折磨人。故而她也體諒芷兒,帶著的白燭貢品一力自己提著。
”美人,您提著這樣多的東西,又走了這樣遠,是打算去往何處?“
柳蘇玫的腳力今日格外的快了些,若是旁人,不知道她養尊處優慣了的,還以為她是習武的女俠呢,走起路來竟也是身子帶著風的。
芷兒跟著她也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氣喘籲籲的,柳蘇玫回身拉了她一把,往山上拖。
”今兒是王爺尾七,我趕著去他墓前上柱香。“
”那美人為何來的這樣早?中午晚上又為何不可?“
”我隻為掩人耳目,既已出家為尼,怎可戀戀紅塵?王爺雖然已故去,可生前娶了王妃,宮中之人本就引人注目,我隻怕被多嘴多舌的人瞧去了,說些難聽的話,汙了王爺與我的清譽。“
璞儀與和睦的陵墓在西南山屏後的翠葦塘,這是一座皇家寺廟,裝潢富麗,遠山蘭黛,尤見淙淙溪流,是為風景秀蔚。
璞儀生前最向往與世無爭的歲月,可惜未曾如願,不想身後卻可長眠於依山傍水之地。
柳蘇玫到達翠葦塘時,竟發現墓碑前已有貢果奉品,她驚詫,四下張望,芷兒亦是錯愕不已。
”美人,您瞧這貢香,還是剛剛才點燃的,可見人還未走,他既不肯現身,定是不便了。“
柳蘇玫仔細打量了那供桌,見所供物品皆是皇室所有的朝貢,她蹙眉,周圍山石環繞,林木相望,唯有一方瑤台鼎徐徐冒著青煙,她壯了壯膽子,走過去兩步,衝那鼎身喊道。
”可是哪位受過王爺恩惠的將軍前來此處祭拜?若是,請現身一敘,若不是,我自當與侍女背過身去,請不速之客盡管離去就是。你我素未謀麵,亦無來日彼此為難牽連一說。“
柳蘇玫說罷正欲轉過身去,卻見自那瑤台鼎之後走出一男子,銀衫青黛,玉指金帆,她大驚,盈盈下拜。
”參見宣王。“
這來人正是先帝與晴華儀之子璞仁,他雖然會些武藝,卻不比璞賢與璞儀的精妙卓絕,也會些詩書畫作,可也隻是皮毛,未曾留下什麼傳誦世間的上佳之作,在軍功之上也極少有什麼令人稱頌的作為,卻不多事,性情也好,愛和宮人們說說笑笑的,也出手大方,凡是為他做事聽他吩咐的,不論大小緩急輕重,皆能得到不少的賞錢,尤其每每逢年過節,更是流水的銀子海量的架出去。
時日長久了,宮人便都喜歡宣王,後妃大臣提及他更是和顏悅色,誰讓璞儀繼承了他母妃體貼柔情的好性子,一張嘴也極擅長言辭,將人哄的由內而外喜氣洋洋。可也恰是這一無用紈絝,使他在璞賢的多疑殘暴性情之下平安富貴的活了下來。
他見柳蘇玫向自己行了禮,不禁笑道,”美人記性差些,還以為見了本王便是在齊國宮中麼,竟還如此見禮,本王亦不知如今榮國寺中是否師太姑子們也同美人這般,全都女兒身量返璞歸真了麼。“
柳蘇玫聽他如此輕薄之語不禁氣惱,紅了臉轉過身去,將原本撂在墓碑前的貢果奉品撤到一旁,將自己帶來的從籃子中取出,一一擺好,點上香案。
”宣王此語,是希望我對王爺無禮出言不遜才高興了麼?您這樣清閑,如今安國親王已逝,滿朝能臣自然不少,可是皇上多心多疑,難免對外人不能信任,隻有宣王一個弟弟,也是唯一的手足了,心中自然格外親厚,大事重事必然會由王爺去做,王爺躲到這裏同我聊天,不怕讓寺裏山上采摘砍柴的姑子瞧見了議論閑話麼?”
美人既已說本王是躲到這山林之中圖清靜,自然不辜負美人之言,隻是本王卻不明白,美人不在寺中與其餘師太們講論佛經詩文,怎麼獨自帶了侍女跑到這荒山野嶺中來,山野之中不比皇宮,每十米內便有侍衛無數,美人難道不怕豺狼虎豹或者劫匪暴徒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