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2章 帝都歌天聖國(1 / 2)

在西域與晉國的交界處,一座毗鄰懸崖的帝都在一夜之間建起,輝煌磅礴之氣魄,大有撼動山河之勢。

天聖國,此刻的白玉站於城牆之上俯瞰自己的王國,十萬西域精兵,三萬民間義士,十八萬魏王元晗的忠貞士族,二十一萬精兵強將保衛的國度在頃刻間震驚天下。

昔年的五國瓜分世間,演變為今時的齊國、天聖國和燕國三足鼎立。

歸咎根源,卻是兩國對峙。

白玉再不是隱居在碧秀山的背負深仇的風雅男子,如意閣昔年之一笛一扇一支筆的歲月,終是一去不複返。

此時,昭靖元年333年的盛夏,他是天聖國的皇帝,也是占據西域與中原兩片土地的王。

身後一縱士兵鎧甲銀槍屹立在酷日之下,不見一絲表情的臉龐黝黑的汗水涔涔淌下。

白玉自立為王的一日,曾在三軍陣前立誓,不取中原誓不罷休,不為千古一帝絕不回還。

而三軍亦是氣壯山河,歃血為盟。

天聖國的王上,他說:“帥將若不能嚴律治軍,一律殺;帥將若不能舍生忘死,一律殺;帥將若不能運籌帷幄,一律殺;三軍若不能戰無不勝,一律殺;三軍若不能保家衛國,一律殺。”

這“五律殺”如同生死狀一般張貼於天聖國的城牆宮門之上,幾日內便迎來百姓如潮湧般的尊崇,而白玉,此時的一國王者,他更以十二字嚴於律己,博得三軍愛戴,朝野傾服。

愛民如子,廣開言路,穩固朝綱,定論天下。

騰空而起的天聖國,在朝夕之間成為了直逼大齊王朝的強國,一時間引來齊國驚慌錯愕,隻覺如臨大敵,璞賢雖並不在意,隻是霎時民間傳言簇簇,一場兩國爭霸的血雨腥風即將再度上演。

白玉臨風而立,龍袍的衣袂被城牆之上疾馳而過的風嘯卷起,如一幅仙骨之畫。

忽而馬蹄聲噠噠,一路由遠至近,白玉始終平靜的麵容閃過一絲犀利,緩緩回歸平靜。

身側的常勝將軍俯首一望,厲聲喊道。

“來者何人?”

自紅棕色戰馬之上翻身下來一男子,玉樹臨風之姿被他身上的層層銀色鎧甲所包裹,卻仍難掩那雙紫色瞳孔在烈日之下閃爍的精光。

“西域曠世三將紫翊!”

白玉的臉上忽而一笑,抬手吩咐打開城門,下一刻,馬上馳騁威風凜凜,那一抹狠厲身影已躍城而上。

“參見王上!”

白玉伸出雙手親自俯身將紫翊扶起,唇角一抹笑意浮起。

“紫翊將軍不是在魏國滅亡後應西域龍圖國王召回而離開中原了麼?”

紫翊麵色一沉,“我隻為為魏王報仇。隻有留在中原才能等到時機,不報此仇我不會回西域。”

“好!”

白玉眸中閃過一絲驚喜之光,“朕最敬佩為道義而舍生忘死的義士,朕所建天聖國亦是為了討伐齊王,顛覆大齊,若是將軍能助朕一臂之力,待朕奪得長安帝都,封將軍為開國大將,重新以帝王之禮厚葬元晗,再建皇陵。這是朕的承諾,決不食言。”

紫翊眸中閃動,屈膝而跪,“末將願為王上效犬馬之勞,不計生死。”

晌午過後,幾名大臣匆匆趕到禦書房內參政,一番述職民間百姓生活,白玉聽得興致頗高,他合上各城的上諫,眉目含笑。

“天聖國建國區區一個月,竟能得此好評,可見官員為官有道,是該褒獎。”

“王上勵精圖治,堪稱朝野表率,微臣等唯有鞠躬盡瘁,方能以報王上龍恩浩蕩。”

為首的大臣俯首行禮,又似是想起了什麼,回身同身後的一眾畢恭畢敬的言官耳語幾句,又叩首道。

“天聖國民官各行其道,各司其職,三軍訓練有條不紊,將士治軍森嚴,邊境守衛嚴格,一切皆是形勢大好,隻是民間卻有議論,王上偌大皇宮,卻唯有後宮空設,隻追諡了純星王後,無一位妃子,恐於朝綱穩定不利,觀前五國亂世爭霸之時,皆是有皇子的便早早立為太子,以平絕天下謀逆者覬覦之心,微臣等思前想後,請求王上下旨在天聖國境內大選妃,以充實後宮。”

白玉抬起頭,眼眸沉下。

“朕才自立為帝不過一月有餘,便下旨大選妃,豈非被民間百姓議論為昏君?且朕不愛美色,隻想平定天下,讓百姓過上太平日子,選妃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