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天-葬(1 / 2)

在這個經貿團裏麵我屬於一個閑人,我也知道宋國慶就是讓我照顧宋雪瑤的,看著別人都忙忙碌碌的我有點不知所措。

“華曄,你閑著就出去看看拉薩的美景吧。”宋雪瑤吃完早飯跨上新聞采訪包跟著經貿團的領導出去了。

在手機上查到了一些拉薩的美景,暗想“既來之則安之,那我就出去看看。”

冬天的拉薩不是旅遊的旺季,每個景點上幾乎都沒有遊人,這讓我能很好的了解一下藏族的一些文化。

到了西藏拉薩,布達拉宮是一定要去朝拜的,布達拉宮依山而建,曆經千年的建設,形成了一個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的群居建築,可惜按照旅遊的要求,在布達拉宮裏麵這能待上一個小時,許多的景點也隻是走馬觀花。

走出布達拉宮的西門,還有些意猶未盡。一個藏族小夥子站在中巴車前高聲的吆喝著“走啦,走啦,去色拉寺看每天都有的辨經會啦。”

對於色拉寺我也是剛在手機上了解到的,是拉薩三大寺廟之一,我本來還是有些納悶,拉薩的三大寺廟為什麼沒有大昭寺呢?,看完度娘我才明白,原來拉薩最出名的寺廟是哲蚌寺,甘丹寺,色拉寺。

在旅遊的中巴車上,聽著藏族的小夥子滔滔不絕的介紹著色拉寺的由來。關於色拉寺寺名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該寺在奠基興建時下了一場較猛的冰雹,冰雹藏語發音為“色拉”,故該寺建成後取名為“色拉寺”,意為“冰雹寺。”

一說該寺興建在一片野薔薇花盛-開的地方,故取名“色拉寺”,它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寺廟裏麵保存著上萬個金剛佛像,最著名的塑像就是大殿裏的“馬頭明王”像。

我又問了一個問題“小夥子,什麼是辨經會?”藏族的小夥瞅了我一眼,明顯在嘲笑我就是一個棒槌,“你是第一次來西藏吧?”我點點頭,“辨經會是色拉寺獨有的特色,是喇嘛們的一種學習方式。

色拉寺的僧人們每天有一次辨經活動。這是一種富於挑戰性的辯論,辯論者往往借助於各種手勢來增強辯論的力度,他們或擊掌催促對方盡快回答問題,或拉動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來戰勝對方。”

這讓我的好奇心大增,到了色拉寺的外麵,我發現許多虔誠的藏民,帶著厚重的護膝,滿臉的滄桑,不顧已是零下二十幾度的低溫,身子匍匐於地,掌心向前劃地,用身體丈量著色拉寺門前的土地,三步一拜,緩緩前行。

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讓我震撼,藏族小夥子貼著我的後背說道“要不要我給你當一個導遊?”我笑了笑“我喜歡一個人旅遊。”一把小小的手電筒遞過來“十元錢一個,這是必需品 。”

既然小夥子說是必需品,我也沒有計較這個東西的貴賤,遞上十元錢,拿著手電筒往色拉寺裏麵走去。

踏入廟門的那一刻,我的心突然變得安靜起來,耳邊傳來一陣陣的梵唱。一排排的酥油燈就是在白天也是長明不滅,一些藏民聚集在轉經道的一邊,臉上是無比的虔誠,低聲的誦經之後順時針沿著經道一圈一圈的走下去。在寒風中轉經筒發出嗡嗡的聲音,如同敲打在心上的暮鼓晨鍾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