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連忙安慰虢君說:“太子的病叫‘假死症’,由於陽脈下墜,陰脈上升,陰陽二氣交彙,閉塞不通,所以整個人就像死了一樣一動不動,其實人並沒有真死。遇到這種情況,庸醫便束手無策,而高明的醫生則能夠把這種病治愈。”

他們一起來到太子的房間,扁鵲拿過弟子磨好的石針,在太子頭頂的百會穴上紮下去,以疏導阻滯在一起的陰陽二氣。又在太子腋下貼上一副膏藥,以溫熱太子的經脈。

在扁鵲的醫治下,不一會兒,太子果然慢慢地蘇醒過來。

等到太子能坐起來以後,扁鵲又給他開了幾服湯藥,進一步調和陰陽。在短短的二十天時間裏,太子的身體就康複了。

扁鵲“治活死人”的消息不脛而走,人們紛紛議論他是一位神醫。扁鵲隻是笑笑說:“我並不能使人起死回生,因為那些人本來就是活著的,我隻不過讓他們恢複起來罷了。”

病入膏肓

扁鵲行醫來到了齊國,齊桓侯早就聽說有關扁鵲的傳聞,就把扁鵲當做貴客接待。

一天早上,扁鵲上朝時發現齊桓侯氣色不太好,知道他肯定是得了病,便對齊桓侯說:“大王,您已經有了病,好在病情不嚴重,隻是在皮膚表層,您得及早治療,不然會一天天加重。”

齊桓侯很不以為然,並對身邊人說:“當醫生的人貪名好利,總是在沒病的人身上做文章,把沒病的人說成有病,借此來顯示他們的醫術高明,撈取錢財。”

過了幾天,扁鵲又來拜見齊桓侯,說:“您的病已經侵入到血脈裏了,再不治療,恐怕會深入體內。”

齊桓侯仍舊不承認自己有病,露出一臉的不高興。

又過了些天,扁鵲第三次拜見齊桓侯,還沒來到齊桓侯麵前,就憑借自己多年的治病經驗,判斷出齊桓侯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於是,他轉身就走。

齊桓侯看到扁鵲的舉動大惑不解,派人追上前,問道:

“您拜見齊桓侯,為什麼離著老遠就走開了呢?”

扁鵲回答說:“病在皮膚和肌肉之間的時候,我用湯藥和熱敷的方法就可以把病治好;病擴展到血脈裏的時候,我可以用針灸來治;就算是病情已經深入腸胃,我也能用藥酒把他治愈。但齊桓侯一直不肯聽從我的勸告,拒絕醫治。

現在齊桓侯的疾病已經深入骨髓之中了,就算是掌管生死的神仙來了也無能為力了,我還有什麼好說的呢?”說完就轉身離開了。

不久,齊桓侯果然發病了,趕忙派人去召請扁鵲,可他早已逃離了齊國。

齊桓侯終因病勢日益沉重而死。

扁鵲行醫

扁鵲論醫說:“有智慧的聰明人,如果能預先知道還沒有任何症兆的疾病,而且能讓高明的醫生及早治療,那麼疾病就可治好,身體就可恢複。但是,在六種情況下,醫生很難治好病人。其一是,病人傲慢任性,不講道理,不聽勸告;其二是,不顧身體的健康狀況,拚命追求財富;其三是,不知適時地增減衣服,起居飲食沒有節製;其四是,體內陰陽相爭,內髒功能失調;其五是,身體極度柔弱,不能服藥;其六是,迷信巫術而不是相信醫生。”

扁鵲不隻是治病救人的美譽天下聞名,他還走到哪裏,就隨著那裏的風尚需求設置專科,為當地的百姓解除痛苦,受到各地民眾的讚揚。他來到邯鄲,了解到當地的人尊重婦女,就設專科,為患婦科疾病的婦女解除病情;他去洛陽,看到當地人敬老,就設專科,為老人醫治耳目之疾和風濕病痛;他走到鹹陽,聽說秦國人愛小孩,就設兒科,專門醫治小兒的疾病……

後來,秦國的一個太醫令自知醫術不如扁鵲,就暗中派人殺害了扁鵲。

直到現在,天下的中醫在診病治病的時候,都還是遵循著扁鵲的理論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