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意識形態”(Ideology)的流轉(1 / 3)

從特拉西到馬克思

目前國內關於文學與意識形態關係的討論成為文學理論研究的一個熱點。而從20世紀早期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中國傳播開始到現在,意識形態這一概念術語,就與文學發生了密切聯係。這裏對這一在文學領域運用廣泛的術語作一個譜係學的考察,有助於20世紀中國文學和中國現當代文學理論的研究,同時也有利於對當前文學狀況的思考。

意識形態這個概念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一個重要概念,但是這個概念並不是馬克思首創,而是由法國學者特拉西首先提出來的。意識形態,idelogie(法文),這個概念字符是法國啟蒙理性哲學家德斯蒂·德·特拉西(Destutt deTracy)於1796年首先提出來的。應當明確的是,特拉西所提出的是現在的“意識形態”的概念字符,其概念語義並不是指現在意義上的意識形態,而是主張建立對概念和感知進行科學分析方法的學問,特拉西的idelogie是一門知識學問,即有關觀念的科學,比較準確的翻譯應當是“觀念學”。據英國文化研究學者湯普森介紹,“德·特拉西認為我們無法認識事物本身,隻能認識對事物的感知所形成的觀念。如果我們能係統地分析這些觀念與感知,就能為一切科學知識提供堅實的基礎,並得出更為實際的推理。特拉西對這一新興的事業提出的名稱是Ideology——從字麵上說就是‘觀念學’。觀念學是‘肯定的、有益的,可以具有嚴格精確性的’。在譜係上,它是‘第一科學’,因為一切科學知識都包羅觀念的結合”。需要進一步補充的是,特拉西支持法國大革命,但是反對雅各賓派的恐怖專政,他認為,雅各賓派專政的恐怖的野蠻的無政府狀況,是對啟蒙主義理論的一種歪曲,這種虛假意識應當通過對雅各賓派的觀念作係統分析來揭露和抵製。特拉西還探索了把觀念學運用到政治和社會領域的可能性,於1803至1815年,耗時12年出版了4卷本的《觀念學的要素》,以觀念科學的名義,來研討思想、感覺、記憶、判斷以及人的習慣、動作、意誌等。總括特拉西的想法,他首先提出的、後來被理解為意識形態的概念的含義主要是指正確研究人的觀念意識的觀念學。他主張對觀念進行係統分析,形成觀念學理論。觀念學理論致力於人的正確觀念的形成研究,引導人們遵循正確觀念,實現啟蒙理性的理想。同時,也要揭示成見和偏見等虛假意識形成的原因,防止人們形成錯誤觀念。特拉西的觀念學概念本身是理性科學的概念,是一種研究觀念知識的分析方法的科學。

但是,特拉西的觀念學理論,其實也在表達著一種啟蒙理性的共和主義政治觀念。這種政治觀念反對雅各賓派專政,同時也對利用觀念學推翻雅各賓派革命政府而上台的拿破侖軍政府的統治產生威脅。拿破侖就在1800年以後利用他的政治權力,大肆攻擊特拉西的觀念學,特拉西等被稱為“觀念學者”、“形而上學派係”。1812年,拿破侖在俄國兵敗歸國後,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觀念學的肆行無忌。拿破侖說:“我們美好的法國所遭受的病患應歸罪於Ideology(此處沒有將其中譯,是因為從這裏就開始兼有‘觀念學’和‘意識形態’的雙重含義——本文引者注),那種虛幻的形而上學,它晦澀地尋求民眾立法基礎的初始推動力,而不是去利用人類心靈和曆史教訓所知曉的規律。這些錯誤不可避免地,而且在事實上,導致了嗜血人物的統治。”雷蒙·威廉斯說,拿破侖“這種對意識形態的看法,在19世紀期間得到很大的回響”,“拿破侖的批判造成詞義的擴大解釋”。這種詞義的擴大,主要是因為Ideology已經不是特拉西的觀念學的含義,而是主要指“觀念”本身以及產生這些觀念的主體,特別是指一些據使用者認為是錯誤的、脫離實際的觀念和這些觀念的主體。法國的這個Ideology,後來也在德國流行開來,以致成為馬克思著作中的一個重要術語。

意識形態在馬克思之後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概念。但是由於在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對意識形態概念的使用有幾種不同含義,這一點就成為其後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們眾說紛紜、產生爭論的原因。有的研究者說,馬克思著作中的意識形態概念的含義有十多種。那麼,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有沒有關於意識形態概念的最基本的含義呢?應該是有的。對於馬克思著作中意識形態概念使用的含義,必須從他的根本思想出發,抓住核心著作中的概念含義來思考,才能夠正確理解。我認為,在馬克思的著作中,關於意識形態概念含義的表述,最重要的兩種著作就是《德意誌意識形態》和《(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這兩種著作奠定了馬克思主義關於意識形態概念的根本意義,是對法國理性主義Ideology概念的革命性改造。

寫於1845至1946年間的《德意誌意識形態》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關於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的真正科學,在世界觀上完成偉大革命變革的鮮明體現,是馬克思主義新的世界觀的明確表述。這部著作是批判青年黑格爾派的論戰之作。該書開頭就說:“人們迄今總是自己造出關於自己本身、關於自己是何物或應當成為何物的種種虛假觀念。他們按照自己關於神、關於模範人等等概念來建立自己的關係。”“這些天真幼稚的空想構成現代青年黑格爾哲學的核心。”馬克思、恩格斯把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和鮑威爾、施特勞斯、施蒂納等青年黑格爾派的主觀唯心主義,以及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不徹底性、局限性和形而上學性,都作為“德意誌意識形態”來進行批判。“德意誌意識形態”就是指當時德國的這些虛假觀念。這就是說,馬克思、恩格斯把青年黑格爾派的哲學思想與法國大革命時的特拉西等人的思想進行比較,認為他們都是從觀念,即意識形態本身出發去解釋曆史,而不是從曆史、人們的實際生活去解釋觀念、意識形態。這就是馬恩把本書命名為《德意誌意識形態》的原因。在這裏,馬恩關於意識形態的用法是和拿破侖一樣的,是把意識形態看作虛假觀念。但是,馬恩提出虛假意識產生的原因是沒有從人們的實際生活來考察和研究精神思想,而要反對虛假意識必須堅持人們的意識隻能用實際生活來解釋的偉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