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2008年申報獲準的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中國現代文學批評概念與中外文化交流”的最終成果,這一課題從申報到展開,包含著我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一種思考:在一個術語飄舞、意義混沌的時代,如何在中國現代文學自身的概念發展史上追問文學的種種形態?這或許是進一步返回文學現場的重要方式。
當然,真正進入概念曆史的梳理,立即就會發現擺在我們麵前的是何等龐大的一個題目,其範圍之廣,研究對象之複雜,都非我個人之力所能夠完成。所幸的是,我們的課題組集合了相當強大的力量,有文藝學、中國現代文學界知名學者,有嶄露頭角的青年新銳,也有寒窗苦讀、積極進取的博士、碩士研究生。馮憲光教授、徐行言教授、何錫章教授、宋劍華教授、陳國恩教授、馬睿教授以及周維東、錢曉宇、王琳、李琴、門紅麗等博士、碩士的加入都從根本上保證了課題的順利完成。
李怡完成導論、第一章第二節、第三章第一至第七節、第五章第一節的寫作,負責全書統稿、修改;馮憲光完成第五章第二節;徐行言完成第四章第五節;何錫章等完成第五章第六節;陳國恩完成第四章第六節;張鴻聲完成第四章第八節;馬睿完成第一章第一節;苟強詩完成第二章第一節;丁曉妮完成第二章第二節;江小清完成第二章第三節;匡霞完成第二章第四節;門紅麗完成第三章第八節;曾潔玲完成第四章第一節;錢曉宇完成第四章第二節;王琳完成第四章第三節、第五章第七節;胡昌平完成第四章第四節;周維東完成第四章第七節;蘇雪蓮完成第五章第三節;韓璿完成第五章第四節;李琴完成第五章第五節。
最初撰寫的還有其他一些篇章,因為內容或體例的關係,沒有盡數收入。
以上章節在結集成書之前,曾分別輯為各種專題、筆談等在《中國文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貴州社會科學》、《學術月刊》等雜誌刊出,引起了國內學界的關注,算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近年來中國學界對“批評概念史”、“術語史”、“觀念史”的研究,在此,謹對這些期刊表示真誠的謝意!今天,所有這些研究成果有機會出版,還得感謝巴蜀書社,多年來,一直對《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學術叢刊以及我本人的學術研究的大力支持,我的感謝非一兩句致辭所能表達。
2012年4月,在張堂錡教授的協助下,我有機會訪問台灣政治大學,該校鄭文惠教授與金觀濤教授領導開發的“中國近現代思想及文學史專業數據”係統及研究成果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概念史、術語史、觀念史的考證中,應該還有大量可以展開的工作,本書涉及的各種話題還僅僅是一點開頭,有待讀者的批評和完善。
李怡
2012年11月於望江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