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超級樂團的超級魅力(1 / 2)

超級樂團的超級魅力

聽音樂

作者:景作人

2013年國家大劇院秋季演出季中,享譽世界的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再次蒞臨北京,他們在指揮大師克裏斯蒂安 ·蒂勒曼的指揮下,於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演出了兩場貝多芬交響曲專場音樂會,分別為11月2日的貝多芬第一、三交響曲,11月3日的貝多芬第四、五交響曲。11月4日,樂團又與鋼琴大師布赫賓德合作,演出了一場貝多芬鋼琴協奏曲音樂會。這場音樂會上,布赫賓德親自指揮並演奏了貝多芬第二、一、五鋼琴協奏曲。三場音樂會均為近期北京最高水平的音樂會,超級樂團顯現出了超級魅力。

彰顯個性的世界一流樂團

維也納愛樂樂團是世界上享有至高榮譽的老牌名樂團,它有著一百七十餘年的光榮曆史。自19世紀中葉至今,先後經曆了馬勒、魏茵加特納、富爾特文格勒、瓦爾特、伯姆、卡拉揚、克萊伯等數十位指揮大師麾下的輝煌時期。在近兩個世紀中,樂團彙集了無數高水平的知名演奏家,形成了幾代人相傳的神奇技藝和獨特樂風。在世界各地,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名聲響徹四方,人們已習慣以它的演奏為基準,去衡量一個交響樂團的演奏水平,因此說,這個樂團已經成為國際上頂級交響樂團的典範和人們尊崇的楷模。

維也納愛樂樂團是一個很有“紳士範兒”的樂團,它那高雅的風範和富有修養的聲音,一直都是人們欣賞和追隨的對象。聽這個樂團演奏,聽眾大可不必擔心聲音上的瑕疵和音樂上的障礙,隻需閉目細細品味和欣賞即可。多年來聽這個樂團的演奏,我得到了如下幾點深刻的體會。

1.高度“室內樂化”的演奏效果

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演奏是細膩化的典範,它的每一個聲部發出的聲音都是具有“修飾感”的聲音,如同用金絲包裝般的華美。更可貴的是,這種華美完全是一種自然的、本意性的表現,而非造作的機械呈示。人們在欣賞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演奏時,感覺它的各個聲部的音色都是彼此相“靠”的,木管聲部有著弦樂般的優美和歌唱,弦樂亦有著木管般的流暢和亮澤,而銅管聲部則介乎兩者之間,發出的聲音既有威懾性,又有柔美感,實為剛中有柔,柔中有剛的獨特之音。

所謂“室內樂化”的效果,指的是樂團合作上的默契已達到了心領神會的程度,演奏家之間的溝通完全是內心感覺上的呼應,即使沒有指揮,他們也能夠做到統一、協調和一致,就像器樂重奏一般,完全是第一感的本能反應。

“室內樂化”對於一個龐大的交響樂團來說是極難做到的,百人以上的大樂團,音樂上要做到如同一個人一樣,那將需要非同尋常的磨煉,甚至生理上的遺傳才行。維也納愛樂樂團有著這樣的基礎和條件,一百七十餘年的曆史積累,音樂家“子承父業”式的繼承方式,使一種“維也納愛樂”式的傳統風格在無形中形成並得到繼承,而正是這種傳統和風格使得交響樂團“室內樂化”成為事實,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鮮明例證。

2.高雅獨特的“人性化”音色

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音色是極為特殊的,無論是弦樂、木管、銅管,奏出的聲音都是非常講究的“包容性”音響,許多效果恰似天鵝絨般純美自然。沒有任何“炸裂”式的效果和粗暴的痕跡。以圓號聲部為例,他們的聲音既溫柔又遼遠,既充實又歌唱。2日晚演奏的“貝三”,第三樂章中的三支圓號重奏,其效果極為特殊,那種極富修養的、包容般的顆粒感,完全是黃金般的、充滿“人性化”的聲音,而這種聲音是其他任何樂團都不具備的。再以弦樂為例,小、中、大、低各個聲部,無論演奏什麼樣的樂句,所顯現的都是帶有控製感的高雅音色。3日晚演奏的“貝四”,第四樂章弦樂的快速跳弓旋律,每一個演奏員的琴聲都似炒豆般清晰,更可貴的是,所有的快速音符都是富有音樂性的,這是一種極高的演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