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術得由本土企業來掌控才靠得住
是否擁有本土強企是國家相關產業強弱的關鍵,而是否擁有核心技術、優秀產品及品牌則是本土企業強弱的關鍵。核心技術是否屬於自己,起著決定性作用。擁有核心技術就可以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從而贏得市場;沒有核心技術則產品隻能無奈地選擇跟隨,始終落後一步,企業最終將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力。
擁有核心技術並不斷升級,就可以牢牢掌控未來的主導權;而沒有核心技術則不得不麵對競爭對手的技術壁壘,往往難越雷池一步;擁有核心技術就可以進一步擴大優勢並擁有更大的選擇空間;沒有核心技術則很難走出“追趕-落後-再追趕-再落後”的惡性循環。
中國在大飛機上的失判至今仍然讓很多國人痛心不已。1970年代初,當空客公司第一款客機A300還在繈褓之中,中國“運十”項目就已上馬,並於1980年試飛成功,到1985年“運十”已經飛了130個起落,其性能堪與空客比肩。但之後居然因為中美“麥道”合作項目等種種原因,把“運十”項目停了下來。
然而,與美方前後十年的合作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希望獲得的大飛機技術,到2007年中國不得不被迫重啟大飛機計劃,然而過去20多年的黃金時間已經白白浪費掉了。這段曆史足以說明:一、任何國家都不會平白無故向外輸出核心技術,用習主席的話講,技術和糧食一樣,靠別人靠不住,要端自己的飯碗,自立才能自強;二、不掌控核心技術就沒有優勢產品,就無法獲得競爭優勢;三、最終能否掌控核心技術還得靠自己。
試問如果當時中國不等不靠,堅決地繼續推進“運十”項目,之後我們又怎會在“麥道”合作項目中處處受製於人而最終一無所得?如果當時我們掌握了大飛機的關鍵技術,今日的天空又怎會完全被空客、波音所主宰。這個教訓應該牢記,這種遺憾不應在汽車產業上重演。
有人說中國現在有市場,也有錢,完全可以通過交換或者外購獲得核心技術甚至優秀品牌,這種兼並已經不乏先例。既然“所有”可以換到、買到,現在是不是屬於本土企業又有什麼關係呢?這種觀點似是而非,實在是高估了“交換”和“購買”的作用,也把掌控核心技術和打造優秀品牌看得太輕鬆了。
首先,外方根本不可能輕易獻上核心技術。看看汽車產業,“市場換技術”20年了,結果如何呢?70%的市場份額讓外國品牌占領了,而且集中在中高端,利潤驚人;與之相比,中國拿到的技術可以說微乎其微。
外方在技術轉讓方麵始終拖拖拉拉、扭扭捏捏,這也沒什麼奇怪的,轉讓技術等於是給自己培養競爭對手,是自斷財路,人家豈能心甘情願,將自己賴以生存的核心技術拱手相讓?盡管隨著中國在轉讓技術方麵的訴求越來越強烈,外方可能會做出一些姿態來迎合,但可以斷定的是,外方骨子裏是不會把真正先進的技術給中方的。中國對核心技術越在意,外方的控製也將越嚴密。
其次,在某些外國公司運營出現困難時,確實可能買到一些技術或企業。但是購買本身並不能保證實現真正的“所有”,關鍵還在於本土企業自己有沒有足夠的技術積累和消化能力,以及管理駕馭外國企業的能力。
如果本土企業的實力不夠,即使買來了技術也很難用好,更無法升級;即使買來了企業也很難經營得好,無法保持“所有”。可見堅持“所有”形成自己的實力,才有可能憑借購買加快實現更多的和真正的“所有”。
海外兼並是本土企業加速成長的有效催化劑,應積極倡導和鼓勵,並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但能否發生化學反應,還是要看反應物本身,要看我們本土企業的真功夫。
最後,通過“交換”或“購買”獲得技術其實恰恰證明了本土企業擁有核心技術的重要性,所以才值得我們花大代價去換去買,以加速實現“所有”。
總之,交換也罷,購買也好,其主體都是本土企業,這些都不能成為不需要本土企業做強的理由。恰恰相反,隻有本土企業具有真正的實力,才能實現名符其實的長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