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燕王府內: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著燕王朱棣,火速進京麵聖,即刻啟程!欽旨!”
“萬歲!萬歲!萬萬歲!”
南京城,皇宮內:
“諸位愛卿,朕知大限將至,皇太孫年幼,望諸愛卿善輔之,以慰朕在天之靈!”
“望皇上善保龍體!”
此是明太祖朱元璋,老皇帝已到彌留之際,望著自己所立的皇太孫朱允文,眼裏充滿了關愛與不舍。皇太孫朱允文今年22歲,性格溫和,心地善良,朱元璋實在是放心不下。
“諸位愛卿,朕的身體,朕自己知道。皇太孫年幼,經驗不足,凡事你們要多給他提點意見。如果有奸佞宵小之輩混入朝廷,你們要堅決的將他清除,絕不能讓奸臣佞臣耽誤了我大明國運啊!”
一邊的朱允文,半趴在皇帝的龍塌前:“皇爺爺,你不能走啊!你走了孫兒可怎麼辦啊?嗚嗚!”
“傻孩子,爺爺老了,是人就總會有這一天的。你要好好的治理大明天下,記住,要勤政、愛民,凡是多聽聽大臣的話。要知兼聽則明,偏聽則暮的道理。”
老皇帝真的是不行了,深深的喘了幾口氣,轉過頭對眾大臣們說:“你們先下去吧,我有些話要跟皇太孫說。”
大臣們出去之後,老皇帝對著朱允文說:“孫兒,我還有最後一件事情要跟你說,你覺得你四叔怎麼樣?”
朱允文道:“四叔待人寬厚,禮賢下士,而且多年以來,鎮守北平,還兩次親自率軍北征,勞苦功高,卻從不自傲,是我大明朝的頂梁柱。”
“孩子,你可知漢代王莽的事?我看你四叔野心勃勃,大有爭雄天下之心。我已經下旨,招你四叔火速進京麵聖,你記住,一旦你四叔進京,你要麼就殺了他,要麼就將他幽禁在皇城裏,嚴加看管,切記!切……記!”老皇帝拚勁了最後一口氣。
北京城外的官道上,三人三騎,縱馬狂奔。為首一人,方麵大耳,天庭飽滿,雙目炯炯有神,此人正是燕王朱棣,奉召入京麵聖。這次進京極為匆忙,他沒有多做準備,隻帶了貼身的兩名侍衛——方謙、於霖。二人武藝高強,朱棣對他們頗為器重。這方謙,乃師出少林,一套金剛伏虎拳,開山裂石,大江南北,罕逢敵手。那於霖,乃是華山派掌門羅熵的大弟子,劍法靈活,內力精湛,輕功了得。此二人都是燕王重金禮聘而來,對燕王忠心耿耿。
轉眼之間,三人便道了皇宮門口。
“籲!”三人同時停下馬來。
“王爺,我發現情況有點奇怪!”說話的是於霖,“剛才進南京城的時候,路上的人怎麼這麼少?”
“是啊,做生意的商販都不見了。這裏可是南京城啊!”方謙答道。
朱棣看看了看皇宮:“難道你們沒看到侍衛的衣服嗎?都是黑的,這應該是皇上駕崩才會穿的。”
“是啊!”
“是啊!”
“可是我們明明是接到皇上的詔書進京麵聖的,皇上又怎麼會駕崩?我總覺得有點不正常,似乎這次招我們進京似乎有什麼特殊的目的!”
“王爺,那我們怎麼辦?”方謙問道。
於霖看了看朱棣說:“王爺,防人之心不可無,我看還是小心為妙。要不王爺先不要去麵聖,我們先查一查再決定。”
“不行,皇上的聖旨上說的很明白,火速進京麵聖。我們根本沒有時間。這樣吧,你們兩個先不要進皇宮,皇宮裏的太液池是通到宮外護城河的,你們就在宮外的河邊等,如果有事,我就將我的鞋丟進太液池,你們看到我的鞋就撈起來,我把消息藏在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