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季腹瀉 病症早知道
秋季腹瀉是發生在秋冬季病毒性感染的腸道病,多見於6個月~3歲的嬰幼兒,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和體弱多病的嬰幼兒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嚴重,病程較長。由於該病是由輪狀病毒感染所導致的自限性疾病,一般無特效藥治療,多數患兒在一周左右會自愈,絕大多數輕型腹瀉的患兒靠口服補液即可痊愈,少數患兒出現嚴重嘔吐、腹瀉和脫水時,如果補液不及時,則可能引發較嚴重的後果。其主要特征為: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狀,如咳嗽、鼻塞、流鼻涕,部分患兒伴有發熱,一般為低熱,少有高熱。
2.大便次數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便呈白色、黃色或綠色蛋花湯樣,帶少許黏液或膿血,無腥臭味。
3.半數患兒會出現嘔吐。嘔吐症狀多數發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過3天。
4.腹瀉重者可出現脫水症狀,如口渴明顯、尿量減少、煩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為5天~7天,營養不良、佝僂病和體弱多病者,腹瀉的時間可能更長。
對於秋季腹瀉的預防,家長一定要將嬰幼兒的飲食衛生擺在第一位。隻要是入口的東西都必須嚴格消毒,奶瓶和餐具要經常用開水煮沸消毒。要防止腹部受涼,特別是晚上睡覺時最好給小孩戴一個肚兜,這樣可以阻擋體外冷熱之邪的入侵,保護胃腸功能。另外,她建議經常在小孩食物裏加點山藥和薏米,可以起到調理脾胃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