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火化,將我的骨灰
灑遍祖國的江河山丘”
小超和你告別
你
緊攥住她的手囑托:
“我勸你到人民當中去住,
和他們一起生活戰鬥!”
(三)
可是今天,今天嗬——
一九七六年的日曆
竟埋著這樣悲痛的日子
死亡竟和他的生命連在一起
我們的總理
卻滿懷戰鬥的渴望
安臥在長青鬆柏鮮花叢中
離開了這不平凡的歲月
不平靜的環球
鮮花不盡思悠悠
耳畔猶聞酣聲酬
正當我們最需要這位偉人來率領我們實現四個現代化時
他——卻和我們永別了!
巨星隕落了,不,你沒有隕落!
你將永遠照耀革命航程
千秋萬代 永遠環遊
明燈熄滅了,不,你沒有熄滅!
你將永遠閃爍在人民心頭
光焰萬丈 照徹宇廟
總理,安息罷
我們仿佛看到——
你正在九泉之下向馬克思彙報中國革命的豐功偉績
我們仿佛聽到
你正在共產主義的大廈前和彭老總、陳老總、賀老總笑談著民間的山清水秀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江河嗬 永遠地鳴咽罷
長城嗬 永遠地巍峨罷
關山嗬 永遠地挺立罷
明月嗬 永遠地皎潔罷
別了,總理
總理 別了
素潔的白花
將伴隨共產主義報春的捷書
散落在這春雪滾動的萬裏神州
不朽的骨灰
將攜同展翅九萬裏的鯤鵬
翱翔在這於無聲處的宇宙
一九七六年元月十日夜悼於恩來同誌,以後以手抄形式流傳民間——
序
西漢劉向《烈女傳》實不過夫傷妻勤自節自持一類舊話。吾觀千秋青史百代演義,隻覺清末民國初年北京歌妓小鳳仙風格清健,尤為動人,貞操之凜烈,風尚之豪爽,意氣之浩淼,佳話之雋永,動肝回腸,使人泫然,故湊《鳳仙誄》詞,祭鳳仙女士,以慰寒泉之英靈。
一九七0年記於北京寒舍
鳳仙誄
昔年有歌妓 號爾小鳳仙 棲身煙花巷 生涯辛亥年
花客京都醉 情操重泰山 嫣嫣若丹桂 淡淡泛春山
嫋嫋扶楊柳 皎皎白雪染 素裙不張鑼 秋波更好看
滿腹詩書累 一身肝膽懸 或為讀《離騷》① 朗朗後花園
或為吟《長門》② 悠悠入雲間 或為披《紅樓》③ 流淚入虛眠
或為入《金陵》④ 秋清倚書還 不為王孫幼 安與才子瞻
遣老畏近身《洪憲》⑤更惆然 驚煞眾姐妹 相顧不相願
平時賓客集 依欄不高喧 都懷花下死 冥思不自慚
袁家眾公子⑥ 聞風香車獻 欲請入瀛台⑦ 亦橫遭白眼
自此佳話漫 街頭巷議談 鳳仙真烈女 高潔白雪鮮
事後末多久 飄來一聖仙 瀟灑青衣披 英俊紫髯懸
遍體書香繞 昂首橫南冠 彬彬敬有禮 淡淡禮無嫌
鳳仙睜鳳目 疑心浮疑團 自稱洛陽賈 奈何氣概軒
舉止若管仲⑧ 儀表勝子彥⑨ 神韻賽子房⑩ 軒昂過謝安(11)
鳳仙獨不語 冷目細觀看 趁君荃不察 故將此波閃
來君竟不會 正義獨凜然 枕席不注目 深思隻喟歎
鳳女愈看疑 隻是不好言 末晚群歸去 心中隻悶然
睡夢驚自喃 恍惚群又現 此君真有趣 莫非不一般
俄而兩三月 此君又盤桓 風度更瀟灑 言語依平淡
鳳女來捧茶 伴著把話探 又報名利客 生意卻黯淡
言少不是俗 佳韻高其間 淒淒微談吐 側側不悠閑
須臾兩三語 一目鍾情傳 來君低垂眉 其身隱隱現
大名蔡鬆坡 啟超弟子間(12)赫赫雲南將 凜凜江南賢(13)
一心欲報國 可惜囚於袁 鵾鵬縱有翅 無奈入鐵鏈
飛龍馳騁勁 原隻靠浩瀾 如今寄人籬 姑且任強權(14)
詳談孫臏子(15)呆滯舞瘋癲 又學信陵君(16)放蕩花草間
鳳仙聽罷喜 敬而語讚歎 此君真雄生 正是吾久盼
亦將生涯跡 傾吐淚漣漣 本是侯門女 落淚任東南
心比蒼天高 命比雪花寒 才貌雖雙全 可惜無人憐
父母夭折去 姐妹各東南 舉目無投親 又憂兵馬亂
委身煙花裏 貞操不須染 隻學卓文君(17)不比陳媛媛(18)
知君報負長 願助一臂肩 裝作夫妻樂 月下假姻緣
騙得袁高保(19)報國在明天 堅忍在屈伸 賺出子胥關(20)
推翻洪憲製 斬殺北洋蠻 一呼革命軍 百姓笑逐顏
鬆坡聽後歎 自喟有家眷 隻須借花魁 不折心已堅
鳳女聽後感 敬佩更益然 定計騙鬼魅 神策取長安(21)
翌日淩晨後 有仆報洪憲 鬆坡與愛妻 相廝血淚斑
宮保令人祭 果然不虛傳 驅妻歸鄉野 苦肉一計傳
蔡君憂落地 每日入鳳仙 一日忍不值 天津公複還
偵探相隨緊 密犬跟相連 忽報鬆坡失 橫濱晨報見(22)
袁氏聽報怒 雲南起狼煙 鬆坡正為首 護法聲大撼
孫文更響應(23)洪憲喪九泉 揭竿成壯舉 複僻敗亦然
蔡君差心腹 往京接鳳仙 方到妓樓上 笑聲迥耳畔
才子正斷腸 佳人淚濕絹 鳳仙屍身掛 英魂入仙苑
隻聞捷書後 功成身自懸 不為富貴死 正義殊可讚
為國捐軀死 烈女動江山 古今烈女傳 懦弱不須傳
今有鳳仙女 良史應珍鑒 吾獻鳳仙誄 一支獨鮮妍
泉下一寄醉 鬆坡小鳳仙
注釋
①離騷——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所作
②長門——就是《長門賦》,相傳是漢武帝的皇後陳阿嬌千金請得司馬相如所作
③紅樓——就是《紅樓夢》清乾隆時曹雪芹作
④金陵——就是小說《金陵秋》,清末林琴南所著
⑤洪憲——指袁世凱,稱帝時號洪憲
⑥指袁世凱的兒子們
⑦瀛台——中南海裏,當時袁世凱皇宮在中南海
⑧管仲——春秋時齊國相國
⑨子彥——鄭子彥,春秋時鄭國大夫
⑩子房——張良,字子房,張良,西漢初期著名政治家
(11)謝安——東晉時丞相
(12)蔡鍔,字鬆坡,是梁啟超的學生
(13)蔡鬆坡原是江南名士,雲南省督軍
(14)蔡鍔被袁世凱騙到北京軟禁
(15)孫臏——戰國時齊國軍事家,曾被同學龐涓騙於魏國,裝瘋佯病,後擺脫魏國,逃到齊國成事
(16)信陵君——戰國時魏公子,後政治失意,埋頭縱酒奢欲
(17)卓文君——西漢時司馬相如的妻子,品質高潔,美麗賢良,富於才學
(18)陳媛媛——明末名妓
(19)袁宮保——袁世凱
(20)子胥關——昭關,在今江蘇省,相傳戰國楚人伍子胥從楚投吳,夜過昭關,一宿頭發全白,後人稱昭關為子胥關
(21)長安——漢唐都城,此指北京
(22)蔡鬆坡從天津乘日本商船逃往日本,以行醫為名政治避難,日本報界大為渲染
(23)孫文——孫中山,姓孫,名文,字逸仙,號中山譙
澗底見幽蘭偶興小寄
婷婷澗底蘭蘭 天質自清閑
佳韻獨出水 倩姿常入煙
雨橫風骨傲 霜染雪肌鮮
風雅在山穀 風光歲歲看
詠恩來
蕭蕭風骨勁 浩浩壯歌悲
消夏韻逝去 淮安魂可歸
功高摘日月 謙讓自柴扉
良史沉吟久 問君更有誰?
文革手抄詩《詠史一百二十六首》
序詩
常將闌桂詠賢才,囊雪緯綸萬卷開。
金鼓名城多壯業,古鍾蕭寺少塵埃。
折花斷柳抱石臥,躍馬持槍挾電來。
喜怒樂哀形見色,中秋功罪耿於懷。
1、黃帝
黃土始為尊,帝風凜凜深。
軒昂卷紫氣,轅馬震天門!
2、炎帝
人體牛頭任縱橫,渭河浩淼有遺蹤。
中原鏖戰三分笑,泰嶽賢尊遍地情。
百草遍嚐驅毒素,古箏獨奏禮儀聲。
阪泉決戰歎流漠,華夏天合是聖雄。
3、許由
幾片竹梢幾片悠,納涼深處小風流。
芙蓉萬朵拂佳意,白鷺幾雙無戚愁。
神策山藏寧糞土,妙機葉落笑神州。
山中歡喜無窮日,高臥先生百不憂。
4、夏禹
父王羽嶽頭方懸,征山治洪吾自擔。
百嶽疏通歸四海,千川浩蕩入一泉。
幾番過路辭妻女,萬遍高呼舉聖賢。
禹祠至今香火在,萬根飄嫋入雲煙。
5、伊尹
亂世身居最下僚,天文巧曉妙功高。
忽然夢日乘舟過,披帶懷書駕鶴消。
除暴方知施義政,領兵始曉帶兵豪。
助商滅夏功常在,歸隱深山謀最高。
6、夏桀
歲月飛逝若等閑,深宮金粉玉嫣然。
朝歌清曲堪愚耳,高調昏花拒忠肝。
民不聊生非鼓器,國無寧日有狼煙。
鹿台風雨煢煢影,必反物極誰可憐?
7、妹喜
泛雨春山雙杏中,酒撲泉水隻飛紅。
妖嬈巧作狐仙態,嬉笑能為老虎功。
自古亡國是亡種,今來記史史猶明。
境遷事過人移忘,高桃玉鐲告諸翁
8、商湯
馬上江山非一談,招賢納士與同肩。
待民如子明真諦,愛士似兄曉聖篇。
萬乘討桀聚死士,一人挺劍嘯雲天。
春逝誰吊帝王墓?八百商朝夢日邊。
9、殷紂王
心殘手毒總誤國,無墨無文隻快活。
喜奉因為文字淺,摒忠隻是嫉妒多。
昏庸國政昏庸帝,奸子當權奸子國。
喪盡人心獨自受,士兵豈有不揮戈。
10.妲己
桃李春風搖落花,挾搖直入帝王家。
頰如梨蕊三分秀,飄若玉蜓七尺娜。
夜半浮沉香紫氣,夕陽明滅疏才華。
女媧朝賦今何在,僻巷深山究可查。
11.箕子
裝瘋賣傻為誰憂,朝野無人可互求。
避舍深山求問水,持衛皇殿隻含愁。
嗟餘醉酒憑長柵,吟罷長歌倚玉樓。
忠骨紛碎化作粉,悲辭大義竹筆收。
……
12、比幹
老當蓋壯雄糾糾,上下一朝老淚流。
昏帝薰心多硬涑,群凶惡語一書休。
忠肝剜卻語真切,明智親逢老眼求。
清質森森自鬆柏,鏗鏗硬骨有誰收?
13、周文王
勸君莫小看文謀,文武之功正自柔。
招攬民心歸大北,助挾農利看風頭。
蟠溪遇教能受教,牧野帶兵兒帶頭。
英氣縱橫成一統,九州百姓同聲謳。
14、薑太公
瀟灑一身七尺竿,蟠溪獨坐喚明賢。
自家且了自家事,日午高呼日落山。
妙計想出屠宰舉,治國隻是老鬢懸。
艱辛百戰石呼出,落泊書生仔細看。
15、周公
建章製禮盛名傳,扶幼不挾功尚然。
平亂隻須輕點策,沾國憑借廣招賢。
美姬不願先偷眼,權貴何須握大權。
吐哺成真入史冊,歸心天下保平安。
17、伯夷
首陽山上古風酬,脫腳鳥紗竟自由。
落泊文人孤自賞,孤竹王子信天遊。
嗟食不入閉齋室,名利推手守高丘。
臥聽簷雨守餓死,鞭屍既使樂悠悠。
18、蹇叔
鹿鳴荒野柏森森,落水深泉最知音。
嶺上飛雲戲玉帽,澗邊急雨落蓬門。
秋星作伴吟長累,春雁梢書歌斷魂。
函穀關入獻良策,巧移霸北是西秦。
19、褒姒
千金難買芙蓉麵,流水落花隻黯然。
峰火驪山一笑戲,兵戈四海幾顛連。
細腰嫋嫋易迷眼,玉屣依依失祖傳。
月貌原來帳下去,離魂倩女不堪看。
20、文薑
握卷寒窗燭倚樓,深閣自有小鳳流。
家室同汙遮人去,王殿獨歌盡含怨。
金粉樓閣傳秘史,書香台榭後庭秋。
亡國之帥又去國,高壽佳齡一夢熟。
21.聶政
沫若親吟棠棣花,花開花落幾年華。
泰淮夜雨徒生淚,土井春風感物華。
仗劍衣冠除惡吏,橫刀雄鬼壯天涯。
離魂倩女依依見,俠客義氣貫華夏。
22.管仲
不恤小恥心坦白,滿腹機謀已入懷。
霸主應推君出策,諸侯稱頌聖登台。
知人知己知天下,先見先知先未來。
農重縱橫興水利,齊桓大業一人開。
23.鄭子產
無義春秋大戰急,仗多憑險小國欺。
穩掌地理分輕緩,巧握天文立吾敵。
寬猛並行兼濟有,賞罰分享功勞齊。
區區小鄭聞東海,北晉西秦隻作揖。
24.孔丘
弟子三千天下傳,賢人七十巧為官。
厄於陳蔡不擇食,冷眼衛國看去雁。
論語真知警世久,中庸辯證理當然。
古今孔廟多芳草,儒業千年輝煌篇。
25.重耳
風雨玄黃十九年,艱辛曆盡勝安閑。
九脈風氣成一統,五鹿危急兩股寒。
靜氣舒心成大業,連邦治世有珍言。
禮獨下士歌一曲,肝膽獨行霸中原。
26.勾踐
國恥奇冤壯一身,拔刀最勇朱陶臣。
跪膝更有糞汙使,獻女何惜別越春。
嚐膽全憑得大誌,臥薪隻是報國門。
一從大地狼煙起,便是入關子胥魂。
27、範蠡
自古範公成美談,功成身隱入雲煙。
弓藏鳥盡明世故,狗烹兔死去當然。
浩蕩三江攜越女,飄瀟五嶽隱名賢。
江山指點英雄處,山下伏牛有祠瞻。
28.伍子胥
日暮途窮報父難,鞭屍更有三千三。
何曾脫險到吳水,隻喜報仇釋寒山。
千尺忠肝吊國首,一番饞語入寒泉。
城上依然空睜目,越兵踐踏亦惘然。
29.樂毅
猛聞高築招賢台,萬裏迢迢踏步姍。
機智不須折五鬥,軒昂哪裏為三錢。
五國師望披江野,諸令威信壯衣冠。
隻是將門出將子,昭王歸去骨頭寒。
30.晏嬰
搖將日月口橫行,伸屈立功貫在中。
舌卷千軍如掃葉,身赴萬客似撲蠅。
算籌高策護國譽,妙法低萬轉半分。
天有二桃殺三士,壽桃獨自顯神通。
31.商鞅
盤談日早到日西,賞懲分明設軍機。
一木換得人心往,千金散盡不稀奇。
深宮明法削太傅,淺巷刑滅論等級。
秦孝屍方入墓地,分屍五馬已揚蹄。
32.吳起
殺妻求將量奇才,南楚東齊任往來。
執法威信等半馬,論功望重換金釵。
硝煙擂鼓俠南北,團舍勤耕遍蒿萊。
隻是功成非自隱,千瘡亂箭有悲哀。
33.西施
淡如湖水淡秋香,古代佳人稱女皇。
消夏金荷常映月,姑蘇桂葉入高梁。
兩汪清水勝褒女,一口櫻桃愧王嬙。
圖畫佳人誰勝否,越王愧見總寒愴。
34.莊周
虛無厭世總逍遙,其樂無窮道興高。
獻計三公去惱氣,清潔七尺避毫毛。
瓦盆送妾安長睡,蝴蝶春思夢自遙。
英俊少年常來往,協肩不走亦非驕。
35.蘇秦
曾學鬼穀在深山,滿腹名聲隻夢閑。
傲骨利錐長四十,懸梁蒿草盤三圈。
抗泰合縱六國印,訓練橫行一相賢。
妻嫂原來認勢利,香車迎跪最當先。
36.孟嚐君
門客三千喜自瞻,魚蝦燕翅供美餐。
文書正有神算子,劍戰飛出百勝賢。
狗盜雞嗚成佳話,暗窟狡免為明年。
知心最是同甘士,天下至今表馮獾。
37.屈原
泊羅江水任東流,無限離騷舟上頭。
淡淡書香忠骨勁,蒙蒙國色浩歌悠。
放逐野浦無人問,跌撞荒門有數丘。
飲恨而逝入劇詠,長安不見使人愁。
38.秦始皇
煙雨驪山君子仇,鹹陽四百六十丘。
阿房波湧千層雪,蓬島碑橫一炬流。
孽海花沉雲虎氣,金瓶梅鎖祖龍羞。
徐福不見歸東土,遍地惟聞是漢侯。
39.趙高
宦官自古太專權,左右逢迎一語專。
騶忌彈琴非取相,魏征破鏡不重圓。
征衣歡喜乾隆累,蓬草微吟勾踐肝。
指鹿為驢應自笑,艱難創業旦夕還。
40、漢高祖劉邦
大風高唱雲飛揚,玉帶高攀落故鄉。
臉溢殘痕依帶笑,胸中利箭巧佯裝。
摘兵雲夢曾為鬼,見禮鴻門更是王。
高祖用人誰堪比?蕭曹樊酈陳韓張。
41.呂後
野心男女又何當,太後當餘當女皇。
地利無才成氣候,天時有膽立新王。
蕭牆氣魄平安史,玉殿英明巾幗香。
借過血緣改文弱,江山敢換是滄桑。
42、項羽
力擎金鼎神情悠,欲霸中原何俱頭?
钜鹿沉舟真壯士,阿房焚殿霸王仇。
無謀疾快成煩惱,有勇縱橫奈何由。
四麵楚歌疑背叛,虞姬駿馬誰當收?
43、張良
秦王欲刺比荊軻,飄泊蓬帆圖報國。
忍辱拾鞋贏妙卷,發揮兵法奏高歌。
功成身隱去留印,鳥盡弓藏巧掉棹。
黃鶴杳去無蹤跡,黃石千古費蹉跎。
44、韓信
小不忍則亂大謀,潑皮胯底任奇羞。
蕭何月下追良將,項羽帳中失智謀。
百戰出師捷報累,千軍嚴整壯心酬。
可憐命喪長安市,呂後現身元帥休。
45、漢文帝劉恒
煙雨飄瀟鎖未央,過秦細論秉燭涼。
晁公敢問冤魂在?亂馬雖消驚夢長。
46.賈誼
鵬鳥長沙總是奇,雲煙縹渺見悲啼。
治安一策知難上,風華無限曉碰壁。
顧首前程悲觀少,撫顏年歲驚風急。
秋香一縷牽腸幼,文帝愚心笑被欺。
47.晁錯
滿朝文武表雄才,奸妄欺負事可哀。
增產巧說息民策,削藩便是大同來。
忠心忠膽忠賢在,強諫強言強上台。
君側請清安史定,八五之亂大兵來。
48、漢武帝劉徹
聰慧少年滿腹文,能騎善射扭乾坤。
饑餐胡虜玉門立,渴飲亂臣天下巡。
尚喜授兵霍去病,不應斬草司馬君。
絲綢之路通西域,西漢敢和盛唐拚。
49,陳阿嬌
六歲曾言許帝王,深宮魚酒伴憂傷。
喜新寂寞長門女,厭舊風流金殿郎。
縱吊千金相如賦,垂濕兩袖阿嬌香。
攀高寒鎖知多少?有些姿色看上陽。
50.卓文君
勸君莫上讀書樓,夜雨春風淡淡悠。
竹影何曾笛賦切,丁香飄灑與同求。
清寒沽酒長安市,富貴眼白鸚鵡洲。
才貌同歸辭雙老,茫茫大地任周遊。
51.趙飛燕
輕盈嫋娜入雲煙,幾陣清香幾處妍。
展翅花容幼海客,娑婆月貌醉英賢。
深宮燈火常消燭,四海觀花勝龍船。
百發流逝成木土,江山破碎有誰憐?
52、王昭君
纖弱春風雲鬢垂,失魂隻是暖香堆。
懷春未有投金手,含蕊當然不入帷。
芳骨徒生花寂寞,金蓮遙步玉成灰。
溶溶明月夢鄉裏,倩影依稀何日歸?
53.班昭
不愛刀叢和舞樓,摩登風氣出神州。
秉燭曾灑千行淚,臥卷評說萬古憂。
繼父漢書續拂曉,承見白虎枉浮遊。
誰知孤無天倫樂,無子無孫一笑悠。
54.司馬遷
可惜遊曆逝流年,敢論忠奸一史官。
文薑不曾記碩墨,李陵豈有入名賢。
懷才滿腹遇笑否,入獄刀牛方曉緣。
發憤原來成《史記》,明晰列傳實可歎。
55.王莽
仗憑姑母逞凶頑,當然刀鬼豈可甘。
挾幼專橫發號會,逼宮迫切立新傳。
高台巧築迎儒客,鹽鐵有方不用官。
自古哪知多義士,分兵便是赤眉山。
56、漢光武帝劉秀
滿腹經綸勝諸君,昆陽平莽震國魂。
韜光養晦藏城府,攬英蓄雄悅民心。
輕讒奮筆施德政,重農勤耕興強軍。
安邦自有安邦策,一統神州笑乾坤。
57.曹操
評說虛妄實可惜,翻案青山今論及。
削鬢代頭實智慧,迎歸漢室舉文姬。
烏桓平定北疆定,東吳聯合西蜀急。
寧叫我負天下人,乾坤一統靠神機。
58.諸葛亮
一生遺憾悲隆中,三顧茅廬方有名。
新野火燒成虎氣,華容妙算驚飛龍。
七出祁嶽出師表,幾度中原北渡聲。
羽扇綸巾誰比擬,至今還有借東風。
踏莎行
59、華佗
雙目如燈,疾步如風。葫蘆高擎任縱橫。踏遍青山意朦朧,涉過江湖百廬興。
割骨刮毒,力救關公。走棋安靜坐如鍾。醫術外科稱鼻祖,茫茫天地影無蹤。
60.蔡文姬
書香幾縷到塞關,兵亂倚身淚可幹。
史卷遺失實可歎,潔身汙辱又何還。
孤燈抱子空悲憤,月夜同床不相聯。
一夢上林征雁過,鄉書隻恐到寒泉。
61.王粲
建安文體有風流,飄灑浮雲空自悠。
抱負曾赴渡晉北,雄才隻有過荊州。
繁霜野草飽嚐累,細草詩花曼渡酬。
欲寄漁書何由達,莫驚遊子賦登樓。
62.貂蟬
香酥嫩骨疑出沙,二月山城拜月花。
仗義王公枉自諫,失魂呂布敢當殺。
鳳儀妙計除天暴,四海悲歌讚才華。
誰曉美姬有壯舉,溯源不用找妓家。
63.曹植
驚羨靈機七步詩,方才下手可惜遲。
才華空有懸日月,懊悔不該誤天時。
銅雀泫然鎖二喬,許君遭遇有誰知?
少年公子空對歎,幾個智囊是白癡。
64、阮籍
夙隱竹林不仕名,清淡早已成家風。
詩朋醉酒揚眉縱,琴侶狂吟青眼橫。
諸侯不願投戎筆,司馬相邀棄紫纓。
成皋評說千金吊,世無英雄豎成名。
65.嵇康
剛直無限放高聲,許昌城裏憑狂橫。
荒野縱歌豪氣壯,翠竹狂飲墨香濃。
烏紗謝卻遭嫉妒,白骨堆成有涕零。
一曲淒清佯自醉,英雄一世有賢名。
66.王羲之
平生奇特遇良緣,誓墓悲歌不入官。
墨酒玉池成黑水,身橫江野入田園。
龍飛鳳舞真縹緲,虎爪鱗足若等閑。
看破人間多少事,蘭亭一曲隻堪傳。
67、王羲之
羲之愛鵝三五隻,此地空餘洗硯池。
雪花院落溶溶月,梅蕊閣閑寂寂枝。
家廟有書無由遞,蘭亭無語有帖癡。
唐宗最喜行書墨,臨沂書聖普天知。
68、陶淵明
處世飄瀟瘦骨糾,詩書滿腹老寒流。
幾番顛沛辭官闕,五鬥飄零入土丘。
應喜采菊東籬下,更悲臥草枕石頭。
桃花源記傳千古,常使諸君細凝眸。
69.祖逖
忠直正氣有悲歌,老發千斤更抱國。
宣戰誓言猶在耳,散財危語直如坨。
連擒北虜捷書到,數落南宮有彈劾。
春夢披衣仍大喊,官兵還不渡黃河?!
70.謝安
淝水每談尚依然,東山再起用謝安。
青山隱約知深淺,綠水常流念英賢。
草木皆兵卻苻暴,風聲鶴唳衛南冠。
可惜隻有穿堂燕,衰草依稀秋雨殘。
71.王猛
清風兩袖太寒酸,春夢瀟瀟虛度年。
飄泊無人且過問,乞食有淚道真嫌。
天涯滏釣忽冒水,高殿招賢感苻堅。
隻是未捷身先死,忽聞淝水落雲煙。
72.陳後主
後庭遺曲上樓台,歌女簫娃緩緩來。
花榭恍惚疑狂舞,桂闌歡笑落金釵。
春宮流水年年綠,良史沉吟事事哀。
急燕飛來淚報曉,北國軍馬已塵埃。
73、隋文帝
少年雄略驚諸侯,仗劍操戈意未休。
賞罰分明出妙策,招賢納士已成熟。
天狼善射平遼海,狐女不觀定春秋。
誤斬忠良應報怨,遠迎佛骨更風流。
74.隋煬帝
龍船燈火下揚州,桂蕊蓮花兩岸收。
臣子三千通車輦,童人一萬露嬌羞。
欺國欺父先欺母,稱帝稱王稱貢侯。
京杭波濤千帆矗,義兵遍起在神州。
75.唐太宗
關中操劍作王侯,不倚不偏枉自柔。
有智仇人座上客,無才禍水階下囚。
風流瀟灑飄西域,豪氣進香有瀛洲。
一曲高歌唱不盡,盛唐佳韻古今謳。
76.魏征
丞相躬耕苦一生,連出妙計任橫行。
征戰平生征戰策,安邦真有安邦能。
彈棋指點江山動,捧笏最知百姓窮。
破鏡難回千古事,龍床蟲臥有哭聲。
五絕
77、鬆讚幹布
鬆燃迎唐輦,讚歌入吐蕃。
幹戈抵外虜,布道今古鑒。
78.武則天
國門執掌五十年,多少風光正好看。
換相頻繁權柄重,調兵密布罪罰鮮。
百花仙子齊觀賞,遍地蒼生皆喜歡。
春雨長安歲歲有,牡丹叢裏一英賢。
79.李白
飄若浮雲總是吟,天真浪漫詩語真。
遍遊吳楚三分地,三進長安一縷魂。
夜闖江浙驚天姥,朝登博浪壯夷門。
安能折腰事權貴,宦海風雲總是深。
80.杜甫
雲橫硬骨總悲驚,安史飽經淚斷腸。
三吏三別單衣苦,兵車麗人錦衣香。
茅屋顫栗三分抖,詩卷淋漓滿目黃。
夜雨嶽陽江上客,幾任飄零與蕩漾。
81.李泌
日入青山暮入雲,亂花紛榭隻微吟。
鐵佛書暖殘燭夜,蕭寺鍾寒落葉晨。
獻策息兵平安史,安邦複興扭乾坤。
隱身仙客今何在?小徑橫斜入叢林。
虞美人
82、陳玄奘
離別孤身西漠上,一把辛酸淚。祁連夜雨聽沙聲,駱駝草低、心落月牙墜。
真假猴頭何處覓?白馬隨雪碎。天竺 朝拜佛有魅,經書萬卷、沽酒長安醉。
83.唐明皇
少年豪氣驚諸候,仗劍操戈競未休。
街巷經營繁似錦,梨園歌舞頌和謳。
折花半載溶溶月,斷戟三年歲歲憂。
殿上長生成一曲,牡丹流水總悠悠。
84.楊玉環
兩道春山雪滿額,秋皮深奧鬆暈多。
捧硯婀娜動海內,醉興嫋娜遍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