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先生,我真的沒騙你!去年我四月份來過這裏,一個賣草藥的都沒有啊!這怎麼二月末就有了呢?”郭丁武看到甄誠瞧著自己,以為甄誠懷疑自己撒謊,紅著臉弱弱的解釋。
“嗬嗬!這不怪你!你不常來,所以不清楚也難怪了!藥材也有自己固定的收獲季節,懂的藥草的人,還會對藥草進行簡單的加工和晾曬,所以上市的時間一般也不固定!”甄誠在看到藥草,大聲感歎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郭丁武是個門外漢了。“我們先買好藥材,你不用解釋了,我清楚!”
“嗯!那我去買個簍子裝藥草!”甄誠什麼東西都沒帶,就來買藥材了,很多藥材又都是剛剛出土的,郭丁武很是機靈的答應一聲,快速的到路邊去買裝藥材的工具。
海拔兩千米的山峰,在緬甸隨處可見。高黎貢山更是緬甸北部數一數二的高峰,山下悶熱的要死,山上則白雪皚皚。這樣的山地氣候,適合很多藥材生長。
原本隻準備買一些藥材幫助東方無敵調理身體的甄誠,看到很多藥材完全是野生的,就毫不猶豫的下手收購。右手裏拿著一摞華夏幣,甄誠連還價都不還,就快速的搜刮掃蕩著街邊攤點上的藥材。
好的藥材不便宜,特別是野生的。單純從價格來講,這裏的藥材不便宜,但質量卻可以說是上乘。這裏的藥材就是再貴上一倍,甄誠也會毫不猶豫的采買。
郭丁武起初的時候還小聲建議一番,發現甄誠還是我行我素,一副很懂的樣子,幹脆抱著竹簍,什麼也不多講了,甄誠買什麼,郭丁武隻管放好就完事了。
采藥材出來賣的,一般都是緬甸的本分人,也都是窮苦人,甄誠既然有錢,郭丁武也高興看到自己的同胞能多收入一些。
走走停停,甄誠像個世家公子一樣,一會兒點頭,一會兒搖頭,滿臉微笑的四處打量。唯一讓郭丁武納悶的是,甄誠隻管向前走,從來都不回頭。
街旁的小攤販一般都向人流密集,燈光明亮的街口擠,搶占好的地段,出貨的速度才會快。
甄誠的闊氣大方,引起了很多攤販的注意。甄誠每次走過,都會有熱心的小販上來推銷。躲在街角黑暗處的乞丐,也眼睛發亮的看著甄誠。
雖然是街邊的小攤,這裏的每一個商戶也要交錢給管理處的。如果不是管理處規定,隻有出了街區才能乞討,那麼甄誠的身邊一定會圍滿要吃要錢的乞丐。
走走停停,走過小攤販最多的地段之後,小街的路麵突然變得更加的狹窄。長長的一段路,隻有一盞路燈忽明忽暗的照射著,零零星星的攤販,都是上了年紀,不喜歡爭搶的老人。
“吳先生,裏麵也沒什麼了,我們回轉吧!”竹簍被郭丁武抱在胸前,分量不重,但卻塞得滿滿的。看到前麵的地麵還隱隱約約有水漬,郭丁武低聲建議。
“也——”甄誠剛剛說出一個字,一股熟悉的味道突然向甄誠的鼻孔湧來,甄誠連一個“好”字都沒說來得及說,就快步向小街最底端的一處小攤販快速走去。
“吳先生——那——”
當郭丁武看到那閉目養神,坐在小攤前的老人時,急忙滿臉焦急的喊了一句,可惜的是,甄誠已經到了那老人的麵前。
根圓柱形,長達40厘米,肥厚,淡黃白色,具少數側根;莖直立或斜上,上部多分枝。色黃、筒粗、內厚、幹燥沒有水分。一堆上等的野生遠誌擺在老人的麵前,甄誠駐足停住了腳步。
遠誌,為常用中藥,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並被視為養命藥。
遠誌一般生長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上,高黎貢山的氣候符合遠誌的生長。
遠誌性溫,味苦、辛,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的功能,用於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誌恍惚,咳痰不爽,瘡瘍腫毒,*腫痛等疑難雜症。
甄誠麵帶微笑的盯著地上的一堆遠誌,緩緩蹲下身子,慢慢的用手指觸摸翻找著,當甄誠的手指觸摸到遠誌主幹根部的那一塊已經幹燥的拳頭大小的泥土的時,甄誠的嘴角露出了不可察覺的笑容。
“老人家,你的這些藥材我全要了,伍佰元華夏幣,你看怎麼樣?”
六十多歲的枯瘦老人,穿著佤族的褐色傳統服裝,頭上纏著厚厚的黑色頭巾。聽到甄誠的詢問,那布滿褶皺的眼睛緩緩睜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