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很大部分的責任在於家庭。一些青少年的家庭不和睦、父母離異,青少年在家裏感受不到家的溫暖和父母的愛,從小心靈就被人為地扭曲,產生了報複心理,所以很容易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有些家庭隻有一個子女,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當,過分地溺愛孩子,使孩子養成了為所欲為、大手大腳的習慣,一旦沒有足夠的金錢,就會想到去搶。對子女放任不管也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另一項主因,主要表現為父母忙於自身的工作、應酬等,無暇顧及子女,導致他們最終走上搶劫犯罪的道路。還有的父母對子女要求太嚴,期望太高,使孩子壓力增大造成反效果。現在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付出全部的愛,希望子女可以成才,然而每個孩子的潛質不同,有時即使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也達不到要求,這時青少年就會沮喪、無助,還會產生逃避和逆反心理。當他們不能承受時,便會產生錯誤的行為以求發泄,最後誤入歧途。還有一部分父母對孩子動不動就打罵,很少和孩子溝通,這樣孩子也很容易對家庭和社會厭惡和憎恨,當有怒氣或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報複家庭和社會。最後,家庭貧困也會造成青少年外出搶劫。由於父母沒有穩定的收入,又無掙錢致富的技能,謀生非常艱難,無法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在這種狀況下,便增加了青少年參與違法犯罪的可能。
同時,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也會影響到青少年的道德判斷。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貧富差距較大,而青少年盲目膨脹的高消費意識和強烈的攀比心理,不斷地侵蝕著他們的心靈和意識,促使他們為金錢喪失自我走上犯罪道路。雖然青少年被學校的圍牆所包圍著,但校園周邊的電子遊戲室、網吧、卡拉OK廳等,都吸引青少年出入其中,一旦沉溺、上癮,又無錢可供揮霍時,就很容易令青少年走上犯罪之路。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一生中發展變化非常迅速的時期,是個體生長發育的鼎盛時期,這個時期的身體和生理機能都會發生急劇的變化。而青春期同時也是青少年成長路上的危險期,就像是一顆顆定時炸彈一樣,隨時都有可能為周圍的人和自己帶來麻煩。同時,青少年看待問題還存在著片麵性,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並沒有判斷的標準,有時候觸犯了法律還一無所知。
對於青少年可能出現的這種搶劫行為,家長不能放任不管,要對孩子進行嚴格的教育。家長要做到:
1)多關注孩子的日常行為
父母要了解掌握孩子日常的行為,把孩子可能出現搶劫行為的苗頭扼殺,發現孩子身上出現不明財物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弄清楚來龍去脈,同時要為孩子提供必需的物品,滿足孩子的正常需要。
2)要端正態度,正確引導
父母在出現搶劫行為時,要正確引導和說服孩子,讓孩子認識到自身的錯誤,承擔其相應的責任,幫助他以後杜絕這種行為。
10.不學了,賺錢去
——擺正學習與賺錢的關係
王丹在市內的一所重點高中讀書,成績也還算不錯。可是上到高二的時候,王丹突然產生了輟學的念頭,打算出去賺錢。有了這個想法不久,王丹覺得自己遇到了一個機會,於是誰也沒告訴,就離開了學校。那份工作幹上一個月,就可以有上千元的收入。王丹就這樣背著家裏,名義上是去上學,實際上是去工作。時間一長,學校找到了王丹的家,向王丹的父母說明了她最近的逃學行為。王丹的父母得知情況之後十分生氣,找到王丹後把她帶回了家,並且臭罵了一通,告訴她必須上學,起碼要上到高中畢業。可是王丹卻很不服氣,她覺得讀書沒有什麼用,自己早晚還會去找工作,而且就算高中畢業,也不見得就比現在賺得多。
當今社會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各種知識、技術日新月異,各種信息鋪天蓋地而來。青少年處在這樣的時代裏,學習不隻是一次性的,而應是終身的。即使是高學曆的人,不充實、更新知識也適應不了社會的需要,何況青少年。在社會上立足必須以擁有充足的知識為前提。
有的青少年認為,現在想工作就先工作掙錢,有了錢以後,想學習的時候再學習也不晚。事情並非這麼簡單,凡事都有規律性。青少年的任務就是學習,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學習的最佳時期。在最佳時期內,容易出現最佳效果,否則,錯過最佳時期,可能會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