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的夜晚,又有一個村民被發現死在村外通向村子的小路上,他的渾身沒有一處傷痕,死狀也十分奇怪,嘴巴張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像玻璃球一樣圓。清末的時候沒有法醫,人們不會通過解剖屍體推斷他是怎麼死的,隻能根據常識和死態判斷,他是被嚇死的!
可是,他會被嚇死?村民們當然誰也不願相信。死者外號“劉三粗”,顧名思義,這個外號就是從成語“五大三粗”中得出的。
他生前是個殺豬的屠夫,膽大如虎狼,其實這個形容也不夠恰當,他的膽子簡直比虎狼還大,因為他曾經在山裏迎麵遭遇過三匹餓狼,那時正是狼群食物匱乏的冬季,聽他描述,那三隻餓狼見到他就像饑寒交迫的乞丐看到了熱炕頭上的紅燒肉,哈喇子流了滿滿一地,閃著寒光的眼睛似乎想把他立即撕成碎片。
當時他正上山打完柴往家走,手上一把鐮刀背上一捆柴,看見前麵這三匹餓狼的架勢,他的心裏也直打鼓,這可是三隻正餓著的狼啊,常在山裏的人應該知道,肉食動物其實在肚子填飽的狀態下一般並不願意攻擊人,但是一旦不幸遇到它們饑餓的時候,攻擊力是平時的數倍也不止!
劉三粗慢慢地放下背上的柴火,拿著鐮刀的手有點哆嗦。但是殺豬的畢竟是殺豬的,他還沒有像文弱的小白臉一樣嚇得尿了褲子或者轉身逃跑,因為這時候轉身,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馬上被餓狼從後麵撲上來咬住喉嚨,這幾條成年的狼立起來可都跟人差不多高。
他定了定神,讓自己的情緒漸漸平穩下來,然後尋思著如何解決這三隻餓狼而不是被它們解決。就這樣,人狼對峙了足有十分鍾,狼雖然是動物,但它們也不傻,看見三粗手裏拿著鐮刀不敢冒然進攻,也許它們比人想象得更聰明一些,都等著同伴首先進攻然後自己在後麵作掩護呢。
總之對峙的狀態持續了很長時間後,終於一隻狼失去了耐性,可能也是餓得胃抽筋了,咆哮著撲向三粗,說時遲那時快,在狼撲上來那一刹那,三粗看準了灰狼的脖子,一刀砍下去,那條一米多長的灰狼連叫都沒叫一聲,屍體噗通落在地上,就像從鬆樹上掉下來的一個鬆塔。
另外兩隻狼眼見著死了一個同伴,就沒有繼續進攻,後退了五六米之後掉頭跑走了。
劉三粗這時才鬆了一口氣,背上砍柴,一手拿著帶血的鐮刀,一手提著砍死的灰狼,走回家去。
所以,當有人提出三粗是被嚇死的猜疑之後,村民們都紛紛搖頭,甚至有人還嘲笑推測者。這樣一個人會被嚇死,誰也不會相信。
不過,這已經是村子裏第四個死亡的人了……
這時的村民們扔抱著一絲僥幸的心理,其實人往往是很奇怪的,越沒有希望的時候他們越會糊塗得覺得事情會有轉機,結果經常錯過了解決事情的最好時機。
如果說劉三粗的死亡給原本還算得上平靜的村莊帶來了恐慌,那麼下一個人的死亡帶來的則是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