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幸福管理是中國企業長青之道(1 / 2)

幸福管理就是要把創造幸福價值滲透進管理之中,通過對人心的把握,塑造企業員工積極健康的心理和愉悅的生活狀態,讓員工幸福地工作和發展。企業通過幸福管理,既能夠實現自身健康可持續發展,又能夠很好地承擔起社會使命和責任。幸福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有利於建立中國化EAP的管理模式,但是,幸福管理絕非易事,需要從企業的各個環節入手加以展開,它是中國式企業的長青之道。

幸福管理的內涵

未來社會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追求幸福生活的過程,企業應當主動承擔起作為一個社會單位的責任和使命,為營造幸福生活做出貢獻。但是在幸福的視野下,大多數中國企業的現行管理方式都不能適應時代要求,都把企業管理作為一種管製和約束。如果要真正創造幸福的價值,企業必須變革自己的管理方式,實行幸福管理。幸福管理是實現企業長青和社會幸福的根本保障和重要手段。

幸福管理是基於創造幸福價值的管理,是在企業管理中建構企業的幸福力。幸福管理是以人為本的管理,要對人性形成正確的理解。以人為本並不是簡單地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和利用。人力資源隻強調了員工作為實現企業利益的手段,但是員工作為人還應當受到起碼的尊重。員工是需要全麵發展的人,員工的健康心理和幸福生活應當成為企業的目的。因此,幸福管理更應該把員工的生活作為重心進行管理,要把員工當做現實生活中的人,隻有生活幸福了才能夠為企業積極工作。

幸福管理是以心本管理為基礎的,可以說幸福管理是一項“塑心”工程,注重心理感受就是要以員工的幸福感為核心。工作幸福感是個體在工作過程中的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是比較穩定的自我主觀感受,同時也表現為一種積極的價值感,它從深層次體現個體通過工作實現自我價值的追求。幸福管理提倡員工價值的實現能夠和企業價值相統一,從而實現和諧的企業幸福,幸福管理的結果一定是員工幸福和企業幸福的整合。

在相同的條件下,如果采用了幸福管理的模式,企業的狀態就會有質的提升。美國羅森柏斯旅遊公司的總裁海爾·羅森柏斯在接手公司時就曾創造了“快樂管理法”,讓公司的業績得到迅猛的提升。他積極了解員工的想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最終使公司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公司。其實,快樂管理就是幸福管理,幸福管理增加了企業內部的心理資本,促進了員工個人的成長與業績的提升,為企業和諧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本書的主題是EAP與企業幸福力的構建,其實通過中國化的EAP來進行企業幸福力的構建就是幸福管理的重要內容,可以說中國化的EAP就是一種企業幸福管理的模式。一方麵,中國化的EAP以“塑心”為自己的核心工作,積極塑造企業員工的健康心理狀態和企業文化氛圍,抓住了幸福管理的要義;另一方麵,中國化的EAP不局限於心理問題的救助,而把營造幸福生活作為自己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致力於全方位地構建企業幸福體係,無疑是實現幸福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國企業實現幸福管理可以結合中國文化,從中國化的EAP出發逐步開展,EAP也有必要上升到幸福管理的高度,最後應該達到中國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境界。

總之,幸福管理是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它既要通過管理來為企業贏得利潤,又要注重員工的需求和幸福感。幸福管理既要激發出員工的積極性,也要通過製度的規範把這種積極性控製在合理的範圍內。它要求管理者通過幸福管理達到員工的自我實現,要改變員工的生活和工作狀態,使員工從工作中獲得快樂和幸福。幸福管理的實現對企業和社會幸福的實現都有重大作用。

用幸福管理實現企業長青

幸福管理突破了以往企業管理的種種缺陷,它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能夠為企業和社會創造幸福的價值。企業通過幸福管理實現“義利並舉”,中國企業應當以幸福管理為指導謀求企業長青。

既然幸福企業是不斷創造幸福價值的企業,那麼幸福管理就應該從多個方麵創造幸福。企業內部幸福需要從打造成功業績、提升企業管理者境界、構建員工幸福生活以及營造幸福企業文化展開;對外,企業要通過建立和諧對外關係來創造幸福的價值,這也是進一步實現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

第一,作為一個商業組織,物質幸福也是企業幸福的重要方麵,幸福管理也意味著對企業業績的良好管理。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好的業績,那麼它為企業利益相關者創造幸福價值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保證企業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從而提升企業經濟業績是幸福管理的要求。其實,中國化的EAP是全麵的幫助體係,關注員工的幸福生活不僅要注重員工心理問題的解決,也需要滿足員工的物質生活。實際上,在企業生活中的很多心理和行為問題都出自員工在物質上沒有保障,所以幫助員工也意味著幫助員工提高生活水平。EAP的實施需要外部物質條件的配合,因此幸福管理不能忽視對企業物質幸福的管理。一個幸福的企業一定是取得經濟成就的企業,但是取得了經濟的成就不一定幸福,幸福管理還有更重要的內容——幸福的獲得需要同時滿足物質和精神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