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失敗是難得的財富(1 / 1)

一個人隻有在失敗中才能真正品味出成就一件事的艱辛,得到磨煉。失敗表麵上是一種痛苦,但實際上是一種財富。失敗總會讓人從中學到一些東西,並能改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一個人在春風得意之時,一般很難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弱點。隻有當他失敗之後,才會反省自身,弄清自身的弱點與不足,同時也會更清醒地認識現實。所以,我們不妨這樣認為,失敗是人生的催熟劑,是一筆難得的財富。

明朝宰相張居正13歲赴武昌鄉試,湖廣巡撫顧玉麟看了試卷後,拍案叫絕。但是卻沒有錄取張居正。顧玉麟的想法是,如果張居正少年得誌,容易叫他驕傲自滿,斷送了他的上進心;如果讓他落第,則能夠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能使他清醒,使他發憤圖強。真是用心良苦啊!

科學家的成功,其實是無數次失敗累積出來的。沒有過失敗經曆的科學家是不存在的。兩次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桑格,在研究胰島素的結構的過程中經曆多次失敗與挫折,他的幾位助手因為耐不住寂寞離他而去。但桑格一次次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經過10多年的努力,終於清楚了胰島素的全部結構,並榮膺諾貝爾化學獎。

一個人隻有在失敗中才能真正品味出成就一件事的艱辛,得到磨煉。失敗表麵上是一種痛苦,但實際上是一種財富。失敗總會讓人總會從中學到一些東西,並能改正自己錯誤的觀念。就相當於有人一次次將你從歧途上拉回來,那麼,你早晚會走上正道。

有好心人對大發明家愛迪生說:“你都失敗一千次了,也沒能找到做燈絲的材料,不如算了吧。”愛迪生卻說:“正因為我知道了這1000種材料不能做燈絲,所以我相信很快就能找到其他能做燈絲的材料。”果然,不久之後,愛迪生就找到了可以做燈泡的鎢絲,讓人類的夜晚不再黑暗。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將這句話套用過來就是,成功的原因是相似的,而失敗的原因有多種多樣。所以,人們從失敗的教訓中學到的東西,應該比從成功的經驗中學到的還要多。

某著名大公司招聘職業經理人,一個應聘者這樣自我介紹:“我雖然隻是本科畢業,隻有中級職稱,可是我卻有著10年的工作經驗,特別是我有著多次失敗的經曆。我任職過的12家公司,都先後倒閉了,我努力挽救這些公司也都失敗了。但是我因此了解了失敗的每一個細節,並從失敗中學到了許多東西。成功的經驗大抵相似,容易模仿;而失敗的原因各有不同。用10年學習成功經驗,不如用同樣的時間經曆失敗,從中所學的東西更多、更深刻。很多人知道如何成功,而我更有經驗避免錯誤與失敗,這就是我最大的優勢。”

結果這個應聘者當場被老板錄用了。

有個被人稱為“漁王”的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雖然手把手教他的三個兒子織網、下網、識潮汐、辨魚汛……但三個兒子的漁技還是很平庸。“漁王”為此百思不解,而且非常苦惱。

後來,一個老人問他:“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是的,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而且教得很仔細很耐心。”

老人說:“你的錯誤就在這裏,你隻傳授給了他們技術,而不讓他們去經曆失敗的教訓。要知道,沒有教訓與沒有經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的!”

做事與捕魚一樣,有了失敗的經曆之後,成功才能來得更快。比如我們演算一道數學難題,雖然嚐試了很多辦法沒算出來,但每一次思路的失敗,證明這個思路是錯了,就會從另外一個思路重新演算。失敗的越多,離找到正確的思路就越近了。

此外,失敗還可以鍛煉我們的意誌,為我們培育堅韌、耐心、信念等成功的基因,最後將失敗轉變為成功。而這種成功帶來的自信心、滿足感和成就感更為強烈。所以,失敗不僅僅是成功之母,更是一筆難得的財富。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