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從成都到滇池(3 / 3)

對於王遜來,真所謂“北望王師又一年,王師還剩幾個連”……

華朝肇建已然四歲,則再怎麼偏遠,消息閉塞,王邵伯也終於得著信了。他想派人前去洛陽表態,奈何北麵是巴氐,東麵是建康政權,山迢水長,根本就不可能潛行而過,無奈而隻得繼續跟滇池城內死扛。

巴氐殺得最遠的一次,前鋒已至同瀨,距離滇池不過四百裏之遙,卻被寧州將姚崇、爨琛拚死給堵了回去。然而姚、爨所部也損失慘重,回滇池後就對王遜,這樣的仗咱們打不起幾場啊,倘若氐寇再來,必無幸理……

“使君何不暫降於成?寧州偏遠,成主必不能別遣官吏來接任,或大發軍來守備,我等乃可得著喘息的機會……”

然而此議卻被王邵伯一口給回絕了。王遜:“我持節來此,為國家守此荒蠻偏遠之地,已將十歲,雖死,有望留名青史,又豈可為德而不終啊?卿等且再堅持數歲,王師必來救我。”

姚、爨等人都:“使君夢話,王師唯能憑江自守,即牂柯亦不能下,安能來救我?”

王遜笑道:“卿等以為我所是指建康麼?我實雲洛陽也。”隨即正色道:“華受晉禪,便為中國之主,我為晉吏,自當從舊主而臣於華。建康雖欲隔江而治,然晉王竟不敢踐位以紹晉祚,則名不正,言不順,其敗可期。然在某想來,華子欲定東南,當先向西南,候取巴蜀後,伐吳乃易——因此不過數年,必將與氐寇交鋒。”

頓了一頓,看看眾人不以為然的臉色,他便:“倘若我言無效,華軍先向吳而後取蜀,或者取蜀不勝,則我當自剄以謝下,任由卿等或真降,或偽降於成都吧。”

眾將吏聞言,趕緊拱手,皆雲不敢。

等到陶侃接受了李氏的歸降,消息數月後終於傳入寧州,王遜大喜,即謂諸將:“我前日之言,不是應驗了麼?”就打算派出使者,前往成都,卻為諸將所阻。諸將都:“我若從華,必惡於晉。倘若華軍止步於益,而交、廣之兵卻自東而來,如何處?”

王遜怫然道:“彼等前不能自交、廣來救我,如今又何能來伐我?”

然而諸將固請,不如再等一段時間吧,看看華軍是否有收取寧州之意,再作決斷不遲。

主要他們跟空降兵王遜不同,都是南中大姓,屬於地頭蛇,巴不得華人雖滅成而不來理會寧州呢,那不就能光保著一個王使君,踏踏實實做西南土皇帝啦?幹嘛一定要再多找一個婆婆來啊。

一直等到甄隨入於寧州,諸將才不敢再阻王遜了,爨琛即奉命前往迎接。甄隨見了麵就問:“汝姓筆畫甚多,老爺認不得……可是西南夷種麼?”爨琛心中惱怒,卻不敢表露出來,隻得諂笑著解釋道:“非也,吾亦顓頊之玄胄,祝融之渺胤,乃春秋時楚國令尹班朗之後,漢末始入南中——昔蜀大將爨習,乃是末將曾祖。”

甄隨斜睨著他,心:“老爺卻不信,多半是攀附——蜀將有張飛、趙雲、黃忠、魏延等,皇帝從前古時,也從沒提過有姓什麼爨的……”

爨琛將華軍接至滇池,王遜出城來迎,見了甄隨,便即屈膝而拜。照道理來,雖然甄隨的品級要高過王遜,但還不到差地遠的地步,他就應該同樣跪倒,對拜還禮才是;然而甄隨卻隻是緩步上前,伸手去攙扶王邵伯而已。

寧州諸將吏見了,麵上都隱現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