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版的《魯迅全集》卷二《故事新編奔月》的注8,對高長虹做了這樣的解釋:“高長虹,山西盂縣人,狂飆社中堅分子;是當時一個非常狂妄的青年作家,一個思想上帶有虛無主義和無政府主義色彩的極端個人主義者……”這對於高長虹確有些絕對化的評定,有失曆史的客觀真實。前麵筆者已談過高長虹在個性與思想上確有虛無主義、無政府主義、個人主義與狂妄的表現,在他的某些作品中也表現出這些傾向與色彩特點。但不能以偏概全地得出絕對化的定論。正是由於這樣的“注8”,以致成了後來批判甚至侮辱貶損高長虹及其人格的依據。著名散文家高長虹研究專家言行在他的新著《神的祭品——高長虹冤案探秘》中對“注8”作了直截了當的否定。當然,那種對高長虹似乎令人吃驚的“注8”定論,現在我們從反麵意義看,倒可以引申我們的探討。其實,曆史上許許多多人物,其是非功過善惡得失,至今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論不休無以定論,這是很正常的,所以,對高長虹這樣一位曆史上曾有過爭議的悲劇人物,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褒貶就不奇怪了。不過我們對高長虹的研究,應當力求還原曆史,盡量做到真實客觀公正準確全麵,這才是辯證唯物主義與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與態度。
從高長虹的作品中所反映的思想是相當複雜而多元化的,由於他思路獨特怪異,在有些作品中,出現謬誤與灼見相互扭結的現象,但綜觀他的思想與人生軌跡,其總朝向是追求自由民主文明進步與光明真理的,是革命的。積極進取奮發向上是他人生哲學的精髓。所以,我們研究高長虹,首先應注重他人生與思想軌跡的總朝向,也不可忽視反映在他具體作品中複雜多元的各種思想觀點,因為他有時情感的衝動超越了理性的製約。
對高長虹與他文著的研究評價出現不同的褒貶觀點與認識爭議,那是正常的自然的。我們對曆史人物的研究與評價,絕不能按照那種簡單的善惡二元論而分定為好人、壞人、君子、小人、仁君、昏君、忠臣、奸臣、清官、貪官、好漢、混蛋、英雄和流氓等等。總之,認識評價曆史人物不可簡單臉譜化。
看來我們對高長虹的研究,不可能也不必要得出什麼絕對的結論來,研究高長虹是為了研究中國現代文學與他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貢獻與作用。既不是研究他如何如何偉大,也不是研究他如何如何渺小,而是研究他到底有多少可取之處,有多少可取的成功人生經驗與借鑒的失敗教訓。我們通過研究高長虹,是要從中領悟出一些有價值閃爍著思想光輝與人格魅力的智慧的閃光點。而起到啟迪與磨煉我們後人的思考智慧與人生品格的積極意義和作用就可以了。所以我們研究高長虹應當將其生平、生活、人際、衝突以及別人對他的評價說法言論等放在比較次要的位置,因為這些難免帶有一定的主觀偏見性,帶有一定的主觀情感。研究他最可靠的依據還是他的創作與作品,因為他的作品是他人生經曆的最好注腳,最能表現反映他的個性特點,思想觀點,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的價值與文學意義及影響。作品是他人生的縮影,生活寫照,思想的精髓,觀點的彰顯,精神的昭示,認識的升華,他的文品乃人品之魂。故此“隻有讀其文,才能識其人”。
說實話,《高長虹文集》確有些艱澀難懂,不易讀進去。因為它絕不像那些令人有眩惑感觀刺激,無聊俗不可耐而低糜格調的庸劣之作品吸引人的眼球,但當你潛心讀下去達到癡迷之時,定會使你這個閱讀者之主體與文學作品中之對象及作者個體達到情感相通、交融而產生精神共鳴與靈魂共振。
請撥冗打開那厚迭凝重的四卷《高長虹文集》,盡情地體悟領略他那豐富瑰麗別致悠幽的奇葩風光,去感受作者內心深處的燦爛陽光與純潔靈魂的無窮魅力,將有助於你對高長虹先生深邃而感人的精神世界,獨特思想,敏銳智慧,正直人格,執著追求,人生理想,文學成就作出公正客觀真實準確全麵的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