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寫著幻想和任性的童年(1 / 2)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有的甜蜜,有的酸苦。趙一曼的童年是什麼樣的呢?她的童年在甜蜜中含有酸苦,在任性中舒展著幻想的翅膀。

我們在前文中說過了,趙一曼的老家在四川省宜賓縣的白楊嘴村。

趙一曼的家可不是窮人,有意思的是,她出身的那個家庭並不姓趙,而是姓李。那麼,為什麼趙一曼不叫李一曼呢?趙一曼的名字,是她以後從南方到東北參加革命時才開始用的。

好了,我們再看看趙一曼出身的這個家庭。趙一曼的父親叫李鴻緒,是一戶封建地主。這一家每年靠收租子就有70多擔。70多擔糧食,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呀。在舊社會的農村,隻要有了糧食,你就什麼也不用怕了。當然,趙一曼父親這個地主,不是那種專門靠欺負老百姓過日子的壞蛋,是一個比較勤勞善於理財和經營的地主。

比如說吧,李鴻緒非常聰明,自己看書拜師,學會了一些中醫的本領。每當農閑沒有事的時候,他就走村串戶,到處給人家行醫看病。這樣,既解決了偏遠山區老百姓的危難之急,又給自己家裏增加了不少收入。

趙一曼的母親叫藍明福。這可是一個會操持家務的好手。如果丈夫在外麵掙錢,當妻子的守不住財,可勁地豁害,家裏就是有個金山也會花完的。趙一曼父母兩人,可以說,一個拿著摟錢的筢子,一個抱著攢錢的匣子。家裏的日子過得很有滋味。

趙一曼的母親藍明福一共生了六年女孩兒,兩個男孩兒。趙一曼排行老七,下麵還有一個小弟弟。這個小弟弟是老八。

趙一曼有一個乳名,也就是小名,叫淑端。前麵我們說過,她的學名叫李坤泰,像一個男人的名字。她還有一個字號叫淑寧,也曾寫樹寧。後來,趙一曼參加革命加入了共青團,曾給自己起了個名叫一超。解放前呀,由於鬥爭形勢十分激烈和複雜,許多革命者都有好幾個名字。

趙一曼從小就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姑娘。在她的幾個姐妹裏,爸爸媽媽特別喜歡這個小一曼。為什麼呢?可能這是他們家裏的老丫頭了,哥哥姐姐都疼愛她吧。

小一曼,在小的時候,特別會來事,家裏來了客人,隻要一曼在家,端茶倒水,點煙遞火的活兒都是由一曼來做。從這一點上看,一曼倒像一個男孩子,從沒會忸忸答答,見到生人就害羞的樣子。

等趙一曼再大一點的時候,她的身上更顯示出了一般的女孩子身上絕沒有習性。比如,村裏的一些孩子打架了,趙一曼竟然敢上去勸架,有時候,你去勸架人家不聽,趙一曼就上去和人家講上了道理,講道理人家也不聽,趙一曼最後竟然動起了手。當然了,這些打架的也都是一些孩子。趙一曼小時候,常常因為打抱不平而受到父母的責怪呢。

到了8歲這一年,趙一曼被父親送到了一所私塾。私塾,就是舊社會農村裏個人辦的小規模的學校。在舊社會裏,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到私塾裏學習的,女孩子想讀書那就更是夢想了。趙一曼的家裏還是有這個生活條件的,剛滿8歲,就給她買來書本筆墨,送她學習去了。

可是在農村的田野裏跑慣了的趙一曼,怎麼能習慣坐在硬板凳上學習呢。她認為田野才是她最好的教室,因為她的性格就是好動,好玩。而私塾裏的規矩太多了,兩隻手要背在身後,嘴裏要大聲地朗讀著《三字經》、《千字文》、《名賢集》,這些文字在趙一曼的眼裏是那樣古板而缺少活氣。

所以,坐在私塾的板凳上學習的趙一曼,常常腦袋開小差,聽著先生講那些《女兒經》、《弟子規》什麼的,她的思想有些就跑到了外麵的世界裏了。

有一天,先生正在講課的時候,發現趙一曼總是在低著頭看什麼。是在看書嗎?不像。先生悄悄地走到了趙一曼的身邊。把頭貼到了趙一曼的臉上時,趙一曼還沒有發現。呀。趙一曼真的是太全神貫注了,她用一個小紙盒裝著好看的蝴蝶。那幾個蝴蝶正在紙盒裏飛來飛去呢。

“好呀,你這個淘氣包,比小子還要淘!”

先生在趙一曼耳邊說的這句話,讓趙一曼猛地一機靈。抬頭一看,這才知道惹了大禍,竟然敢在先生的眼皮底下玩蝴蝶。

趙一曼立刻滿臉帶笑,對先生說,“我再也不玩了,我知道我錯了。”

說著,趙一曼把手裏的小紙盒猛地撕了個口子,那裏麵的四五隻蝴蝶立刻被解放了,它們張開翅膀從紙盒裏飛了出來,在教室裏到處飛著,和趙一曼一起讀書的同學,這個用手來抓,那個高聲喊叫。整個教室裏亂成了一團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