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的冬天特別冷。
趙一曼和王惠同率領的團隊,按照軍部的命令,要開回到鐵北地區,準備配合主力部隊作大規模的出擊。
這一天,他們的隊伍駐紮在鐵北地區一個叫左撇子溝的山上。
趙一曼和王惠同剛把隊伍安頓好,敵人就聞風而來了,敵人的“討伐隊”足有六七百人,而且武器配備都很整齊,而趙一曼的隊伍僅僅有五六十人,寡不敵眾,已成定勢,一場殊死的惡戰,看來是免不了的啦。
敵人用火炮向趙一曼的隊伍先進行攻擊,那個火炮把山頂上的石頭都打飛了,機關槍像暴炒的豆子響起來沒完沒了。趙一曼和王惠同率領著戰士們沉著應戰,敵人打了整整一天,發動了六次衝鋒,都被抗聯的隊伍打回去了。
但是鬼子豈能甘心,他們四處點起火堆,拉緊了包圍圈,想斷了趙一曼他們的後路。
“不能再遲疑了,我們必須馬上突圍!”團長王惠同和趙一曼商量著。
趙一曼說,“我同意突圍,由我帶一個班掩護,你們先走!”
“那怎麼行,你帶著戰士們突圍,我來掩護!”王惠同否定的趙一曼的意見。
“為什麼要我先走?”趙一曼問。
“不為什麼,就是因為你是女的!”
“女的怎麼了,我是政委,我們沒有時間再爭了,保存革命的實力要緊。你們快走吧!”
突圍的決定就這樣實行了,趙一曼留下來掩護,王惠同團長率領著其他人員迅速殺出突圍,他們約定向西北方向運動。
趙一曼和留下來的那個班進入了工事。
敵人又開始發動了衝鋒。
雙方開始了對射。敵人是在明處,而趙一曼的隊伍全是藏在暗處,敵人的射擊是漫無邊際地朝山上打,而趙一曼他們的槍是從工事的石縫裏伸出來的,是對準了目標,一槍一槍地打著。敵人的傷亡很大。
約摸著王惠同團長已經帶著戰士們衝去了包圍圈,趙一曼領著幾個掩護的戰士,也開始撤退了。就在撤退的時候,一顆子彈打到了趙一曼的腿上,她疼痛地叫了一聲,又拖著傷腿和大家一起撤退著。
在撤退的路上,趙一曼的這個小隊伍又被敵人打散了,趙一曼走在山口的附近,突然遇到了戰友老於,老於看到了趙一曼腿上的傷,趕緊為她做了包紮。
這個老於的家就是左撇子溝,對這一帶的地形非常熟悉,他扶著趙一曼躲過敵人,悄悄地朝著村子裏走出。在半路上,他們兩人又遇到了婦女會員,16歲的楊桂蘭姑娘。小楊告訴趙一曼說,王惠同團長帶領著戰士們突圍也失敗了,王團長現在也不知是死是話。趙一曼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她難過地流下了眼淚。
在突圍的路上,趙一曼和老於的關照下,躲過了敵人追捕。路上,他們又遇到了鐵北區的宣傳部長周伯學和交通員讓劉福生,大家跟著老於左拐又繞地來到了一個叫春秋嶺的山坳裏,這裏麵有一個空房子,老於先進房子裏看了一圈,咦?這個房子裏竟然還有人呢。
這個人就是農民老張頭。
老張頭認識老於,當然也認識曾經在農村這一帶開展抗日活動的“瘦李”,老張頭的一家也是被鬼子殺害了,才一個人逃到了山裏的。
老張頭說,“你們都是好人呀,好人呀,都是鬼子都鬧的,看,把你們打成了這個樣子,我真是太心疼了。”
老張頭說著,就開始給這些戰士們燒水,給趙一曼洗傷口,然後他把藏起來的僅有的一點糧食拿了出來,要給大家弄一個疙瘩湯暖暖身子骨。
這幾個抗日聯軍的戰士也是多少天沒有吃什麼東西了,看著老張頭給他們做點吃的,誰也沒有說什麼。